宿九仙山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风流人物王和谢,如同古代仙人般超凡,他们离去后,空荡山中已过五个春天。
华丽的宫殿里剩下汉代的士人,桃花盛开的溪流边不见秦朝的人影。
沉睡在香气四溢的帐中,梦境却环绕着千座山峰,寒冷逼人。
半夜时分,老僧唤醒了客人,云雾缭绕的山峰间,月亮如冰轮般升起。

注释

风流:形容人的风采和才情出众。
王、谢:指东晋时期著名家族王导和谢安,代表当时的名门望族。
玉室金堂:形容豪华的宫殿。
汉士:指历史上汉代的士人,这里可能象征古代的遗迹。
秦人:泛指古代秦地的人,可能象征过去的居民或文化。
冰轮:指明亮的月光,比喻皎洁的月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九仙山中寄宿的夜晚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风流才子的怀念和自己隐逸生活的满足。

"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两句,开篇即提及南朝名士王羲之、谢灵运,以他们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形象,引出九仙山的寂寥和历史的长河。"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则是对历史上那些曾在此处留下足迹的人物进行描绘,既有豪华建筑,也有美丽景致,更有古人遗风,但都已成为过去,令人怀旧。

接着,“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写出诗人在山中安然入睡,香气浓郁的寝帐中,他的梦境与山岩相连,既表达了诗人的安适,也透露出他对自然的深刻体验。

最后,“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则是夜深时分,一位年迈的僧人唤醒了沉睡的游子,指引着山中的奇景——云峰缺口奔涌而下的冰清水流,既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象征着诗人对精神净化和心灵升华的追求。

总体来说,此诗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春词和韵(其三)

自寻蜀纸写吴歌,小字斜行未省多。

娇懒却嫌春战冷,手拈牙笔倩人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春词和韵(其四)

暖风深巷卖花天,争买繁华袅鬓边。

拣得一枝红踯躅,隔帘抛与沈郎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春词和韵(其五)

双鹓不惜涴泥沙,閒逐吴姬斗草芽。

赢得阿娇金半臂,背人含笑入桃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游东西岩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

况复情所钟,感概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

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

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

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

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

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

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

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

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