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眼底山光半有无,芙蓉面目定何如。
忽然皓月当空挂,始信山灵不负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含蓄而深远的意境。"眼底山光半有无",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山景的朦胧美,仿佛是雾气缭绕,时隐时现,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芙蓉面目定何如",以芙蓉比喻山峰,暗示其秀美如出水芙蓉,让人想象其清雅的姿态和风貌。
接下来的"忽然皓月当空挂",诗人笔锋一转,引入明亮的皓月,为原本静谧的画面增添了一丝明亮与生动,使得山峰在月光下更加鲜明,仿佛山灵在此刻显现出它的壮丽与神韵。最后的"始信山灵不负予",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惊叹和对大自然的深深敬意,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总的来说,袁甫的《九芙蓉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传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三市香尘隘绮罗,游人无奈月明何。
吾侬分得宽閒处,地阔天高得月多。
半月山行不识梅,近城才见一枝开。
呼童截竹敲冰水,盛取数枝随轿来。
六月山泉定易枯,枕流洗耳事何如。
幽人高卧浑无恼,好把灵源日日疏。
灵泉何事迸幽岩,龙女分从万丈潭。
一勺之多龙在否,烦君试向此中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