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佛高盘万仞山,昙花现处照溪湾。
纵然色相空中现,只在非空非色间。
这首诗以石佛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禅意深邃的画面。首句“石佛高盘万仞山”,以“石佛”作为主体,置于“万仞山”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着佛像的庄严与崇高。接着,“昙花现处照溪湾”,将佛像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昙花虽短暂却光芒四射,映照在溪湾之中,象征着佛法的短暂而璀璨,以及对生命的深刻启示。
“纵然色相空中现”,进一步深化了对佛像和自然景观的思考,指出即使这些美好的事物在空中显现,也并非真实的物质存在,而是超越了物质与色彩的存在状态。最后,“只在非空非色间”,则揭示了真正的领悟和体验,不在于物质世界或虚幻的色彩,而是在于那超越了两者之上的精神境界,即非空非色之间,即为禅宗所追求的“中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石佛岭的壮丽景色,巧妙地融入了佛教的哲学思想,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生命、存在与真理的本质,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不详
少孤贫,读书刻苦,寒暑无间。乾隆五十七年(1792)补博士弟子员。嘉庆九年(1804)举于乡,而时乖命蹇,十上公车不第。道光二十七年(1847),擢巡宁夏道,道光二十八年(1848),宣宗勤求吏治,稔知公名。特传旨召之,期将大用。公行至西安,遘疾还乡,事乃寝。道光二十九(1849)年正月六日,卒于家,春秋七十有八。诰授中宪大夫。著有《勿轩小草》、《环山善后事宜》、《武经七书摘要》等书
小坐东园里,闲将物理敲。
莺鸣争选树,鸠拙静安巢。
献媚红花艳,含芳绿竹苞。
妍媸原有定,俗虑好轻抛。
小园晴日暖如烘,满树花开烂漫红。
谁谓杜鹃啼不止,春来也会笑东风。
山下出泉水,几经遭坎坷。
但能流不息,终得到江河。
廿家坦水御风潮,坦石应须廿万条。
纵有点金成石手,焉能点化在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