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閒拈出便超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静心学诗的境界,通过“竹榻蒲团不计年”表达了他长时间专注于此,不以岁月为念。这里的“竹榻”指的是用竹子编织成的坐具,“蒲团”则是禅宗僧侣打坐时所用的草垫。修行者通过长年累月的修炼,直到内心有了悟入,最终能够超然物外。这首诗反映出作者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通过学习和修持达到一种解脱状态的渴望。
“等閒拈出便超然”一句,以轻松自如的笔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或禅定达到炉火纯青时,可以随手拈来、信手拈来的境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获得的超脱世俗束缚之感。这不仅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对个人修养与智慧的展现。
诗中采用了禅宗的意象和境界,将学诗的过程比喻为参禅,表现出作者对于精神修持的一种独特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长,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高远境界。
不详
学诗浑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
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几联。
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
秋色何妨陪露菊,岁寒真欲友霜筠。
只应涧底桃花笑,苦爱微官不避秦。
蜂儿撷蕊趁花心,燕子衔泥掠柳阴。
处处浸秧黄乍吐,护田肥水半篙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