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春意

一作江南守,江林三四春。

相鸣不及鸟,相乐喜关人。

日守朱丝直,年催华发新。

淮阳秪有卧,持此度芳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原为江南的太守,我在这江边林间度过了三四载春天。
彼此间的鸣叫比不上鸟儿的欢快,我们相互取悦却牵动着人心。
日复一日守护着琴弦笔直如初,岁月催促着华美的发丝渐生斑白。
如今身在淮阳只知静卧,怀抱此情此景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一作:原为。
江南守:江南的太守。
江林:江边的树林。
三四春:三四年的春天,指任职时间。
相鸣:彼此间的鸣叫。
不及:比不上。
鸟:鸟儿。
相乐:相互取悦。
喜关人:牵动着人心,引起人的欢喜或关注。
日守:日复一日地守护。
朱丝直:琴弦笔直如初,此处以琴弦比喻政事或个人操守。
年催:岁月催促。
华发新:华美的发丝渐生斑白,形容年岁增长、容颜老去。
淮阳:古代地名,这里代指诗人所处之地。
秪有卧:只知静卧,形容诗人当前的生活状态。
持此:怀抱此情此景,即保持当前的心态或情境。
度:度过。
芳辰:美好的时光,指春天或泛指美好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江南守将在春天的悠闲生活。开篇“相鸣不及鸟,相乐喜关人”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人间的欢声与自然界的鸟鸣相互呼应,却又不及其丰富多彩,表现出诗人对人间美好时光的珍视。

接着,“日守朱丝直,年催华发新”两句则描写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天花开的景象。守将每天面对着红色的丝线(可能是指官服上的装饰或是书籍的线装),而岁月却在不停地推进,年华更新,春意盎然。

最后,“淮阳秪有卧,持此度芳辰”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美好的春光里静静享受时光。淮阳可能是指守将所在地或心向往之处,而“秪有卧”则隐含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趣,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传递出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珍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江上

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

尽日馀无见,为心那不愁。

忆将亲爱别,行为主恩酬。

感激空如此,芳时屡已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

江路与天连,风帆何淼然。

遥林浪出没,孤舫鸟联翩。

常爱千钧重,深思万事捐。

报恩非徇禄,还逐贾人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彭蠡湖初入江

江岫殊空阔,云烟处处浮。

上来群噪鸟,中去独行舟。

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

更将心问影,于役复何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自湘水南行

落日摧行舫,逶迤洲渚间。

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

暝色生前浦,清晖发近山。

中流澹容与,唯爱鸟飞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