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入郡阻雪

江干雪暗停舟楫,淅沥风声乱榆荚。

初如玉屑忽如羽,閒如柳絮忙如蝶。

苍虬化作玉龙蟠,吴山在望难登蹑。

鸟雀无声寂不飞,瑶天一色行人稀。

燃炉酌酒吟未就,遥见渔人戴笠归。

渔舟两两深夜雨,折竹敲冰炊晚黍。

月高雪霁乌号寒,鸿雁徘徊失沙渚。

醉来独拥黑貂裘,梦入山头最高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入郡时遭遇大雪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壮丽与静谧。

首句“江干雪暗停舟楫”,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恶劣,大雪覆盖江面,使得船只无法前行,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淅沥风声乱榆荚”一句,通过风声与榆荚的杂乱,进一步渲染了雪夜的凄冷与荒凉。

“初如玉屑忽如羽,闲如柳絮忙如蝶”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雪花比作玉屑、羽、柳絮和蝴蝶,生动地描绘了雪花的不同形态与动态,既展现了雪花的美丽,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和谐。

“苍虬化作玉龙蟠,吴山在望难登蹑”描绘了远处山峦被大雪覆盖的情景,山形如同盘旋的玉龙,展现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美。同时,诗人表达了对登山的渴望与无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鸟雀无声寂不飞,瑶天一色行人稀”两句,通过鸟雀的沉默与行人的稀少,进一步强调了雪夜的寂静与空旷,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燃炉酌酒吟未就,遥见渔人戴笠归”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吟诗的场景,与远处渔人归家的画面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渔舟两两深夜雨,折竹敲冰炊晚黍”通过渔舟与炊烟的描写,展现了渔民的生活情景,与前文的壮丽雪景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坚韧。

“月高雪霁乌号寒,鸿雁徘徊失沙渚”描绘了雪后月夜的景象,乌鸦在寒冷中哀鸣,鸿雁在失去栖息之地的沙洲上徘徊,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与忧虑。

最后,“醉来独拥黑貂裘,梦入山头最高处”两句,表达了诗人醉酒后的想象与追求,希望在梦中达到山峰之巅,象征着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入郡时遭遇大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静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陈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白楼席上追和先辈陈刚中

风流杨水部,苦欲同登太白楼。

楼前一回首,四郊烟雾风飕飕。

白也生爱此,死后神应留。

鲁人往往闻啸咏,深宵水底号蛟虬。

金尊绿酒满,玉镜清光流。

起见仙人犹独酌,锦袍坐对高城秋。

仙人从来小天地,生既能乐死何愁。

区区力士辈,玩弄如沙鸥。

浩然之气永不灭,真与元气空中浮。

彼哉撼树真蜉蝣,只向仙人粗迹求。

仙人闻之不满一大笑,飘然跨鹤归宣州。

自言宣州亦旧游,避人议论莫若青山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冰玉篇赠徐子谦

君不见冰溪之水真如冰,洁爽不得留蛟蝇。

玉山之峰白如玉,遥见贞光荡晴旭。

我昔报恩作此行,溪容山色随双旌。

恍然置我水晶阙,胸中尘秽皆销歇。

嘉兴太守冰玉姿,出门便与溪山期。

此日归来五马散,意气不异之官时。

嘉兴之人或未知,溪童山叟皆知之。

童叟犹人或可私,山灵溪伯安可欺。

吁嗟太守真吾师,相送岂作儿女悲。

溪可渔,山可采,伐木丁丁歌欸乃。

太守百年心不悔,独恨生当明圣朝,不应黑发居东海。

野客狂痴全未解,欲走天门问时宰。

形式: 古风

赠写真孙木峰

洞庭客子天边来,木峰访我读书台。

平生百念尽销歇,惟有好画心未灰。

长松高卧南风清,幅巾氅服神思宁。

呼毫为写麋鹿相,儿童不识惊仙灵。

殷勤相送石溪渚,长揖分携无一语。

但索狂吟满意归,宁计黄金漫相许。

依然挽袂酌一斗,山月已照棠陵口。

重开画影笑相看,尽讶三人同酌酒。

形式: 古风

弃瓢图寄国英侍御

昔人弃国如弃瓢,山中独坐风萧萧。

今我耽书好种树,虎谷棠陵未寂寥。

我有知心在南海,壶公名药长自采。

安得羽化相飞攀,笑弄沧溟歌欸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