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
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
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春日静谧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开头两句“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意,石堤上的春草如同翠绿的波浪,而双燕则在碧空中自由地飞翔,显得既灵动又悠闲。
接着,“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怀念之情。随着日暮时分,云天渐渐染上淡淡的暮色,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佳人的思念,渴望知晓他们现在身在何处。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则是对山中景象的细腻描绘。药栏上爬满了藤蔓,而虫网也随之而生,显得自然界的生命力旺盛;至于“苔井水痕稀”,则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山中的寂寞。
最后,“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与逃避。这里提到的“嵇康”,即是嵇康,也就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他因直言不讳而被诛杀。这两句通过提及嵇康,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喧嚣和是非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山中生活的自在选择。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又蕴含深意,不仅描绘出了山野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少喜神仙术,未去已蹉跎。
壮志一为累,浮生事渐多。
衰颜不相识,岁暮定相过。
请问宗居士,君其奈老何。
花洞晚阴阴,仙坛隔杏林。
漱泉春谷冷,捣药夜窗深。
石上开仙酌,松间对玉琴。
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
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
旧楚枫犹在,前隋柳已疏。
月中逢海客,浪里得乡书。
见说江边住,知君不厌鱼。
汉主金门正召才,马卿多病自迟回。
旧山暂别老将至,芳草欲阑归去来。
云在高天风会起,年如流水日长催。
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