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梅川溪堂

沧波流不极,上有一亩园。

幽人掩关卧,脩竹何娟娟。

虚堂面群峰,秀色摩青天。

静有山水乐,而无车马喧。

人言市门子,往往苍崖颠。

挥手谢世人,日中翔紫烟。

遗迹尚可觌,神交邈无缘。

慨然一永叹,耀灵忽西迁。

褰裳下中沚,濯足娱清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超脱的隐居生活画卷。诗人以“沧波流不极”开篇,引出一个广阔的自然背景,随后点明“上有一亩园”,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片隐秘的世外桃源。接着,“幽人掩关卧,脩竹何娟娟”两句,通过“幽人”的形象和“脩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清雅脱俗的氛围。

“虚堂面群峰,秀色摩青天”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高洁,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中,与天地相连。接下来,“静有山水乐,而无车马喧”则强调了这里与世隔绝、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

“人言市门子,往往苍崖颠”通过对比,突出了隐士生活的独特价值,即使在世俗眼中看似偏远险峻的地方,却能寻得心灵的归宿。“挥手谢世人,日中翔紫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决绝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最后,“遗迹尚可觌,神交邈无缘”表达了对先贤遗风的追慕,以及与之精神上的共鸣,但又感叹于无法直接交流的遗憾。“慨然一永叹,耀灵忽西迁”则是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无奈。

“褰裳下中沚,濯足娱清川”则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以及在清流中洗涤心灵、寻求精神慰藉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和刘抱一

几年牢落旧村墟,此日脩然水竹居。

病起试寻春径草,客来聊煮雪畦蔬。

开樽细说平生事,信手同翻集古书。

适意何劳一千卷,新诗闲出笑谈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再和

久矣投装返旧墟,不将心事赋闲居。

荷锄带月朝治秽,植杖临风夕挽蔬。

三径犹寻陶令宅,万签聊借邺侯书。

木瓜更得琼琚报,吟咏从今乐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芮国器二首(其一)

拄节千山外,勤劳饱所经。

一心无适莫,万口自丹青。

拂拭先贤传,光辉处士星。

活人功更远,试与问林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芮国器二首(其二)

紫陌同年旧,青云得路新。

论心端有契,下榻岂辞频。

话别惊如许,相逢渺未因。

期公念经济,从此上星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