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曾无逸架阁见寄

贪閒常怕拆人书,今日开缄病巳无。

数纸云情动金石,一篇天籁集笙竽。

心交物类相感志,愿在衣冠盛事图。

稍稍斯文振吾党,快来青鬓躐华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我常常因贪恋清闲而害怕拆阅别人的信件,今天打开信封却发现病痛已经消失。
信中的几页纸上满载着深情,如同金石被触动,一篇篇文章宛如自然之声汇集了各种乐器。
我的心与万物共鸣,希望能为社会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渐渐地,这些文采将激励我们的群体,让我快速地踏上青春的道路,不再畏惧岁月的流逝。

注释

贪閒:贪图清闲。
拆人书:拆阅别人的信件。
病巳无:病痛已经消失。
云情:深情。
金石:比喻情感深沉或文字有力。
天籁:自然的声音,比喻美妙的文章。
笙竽:笙和竽,古代的两种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心交物类:心灵与万物交流。
衣冠盛事:社会的繁荣昌盛。
斯文:文雅,这里有文化、学问之意。
吾党:我们的群体。
青鬓:年轻的鬓发,象征青春。
躐华途:快速踏上青春的道路,意指迅速成长。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镈所作,名为《酬曾无逸架阁见寄》。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书籍的热爱。

"贪閒常怕拆人书"一句表达了诗人珍视书籍,不忍心将其撕裂,反映出他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今日开缄病巳无"则是说在阅读这些书籍时,即使身体有疾,精神上也获得了愈合。

接下来的两句"数纸云情动金石,一篇天籁集笙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阅读的场景,其中"数纸云情"指的是书中的内容如同浮动的云,充满了深情;"动金石"则是说这些文字有着触动心灵的力量。"一篇天籁集笙竽"意指即使只是短短的一篇文章,也能集结起天地间的美妙声音。

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与万物相通的心志,"心交物类相感志"透露了一种宇宙观,即认为自己的内心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接着"愿在衣冠盛事图"则是希望自己的这种情操能够永恒地留存在历史的画卷之中。

最后两句"稍稍斯文振吾党,快来青鬓躐华途"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文化传承的期望。"稍稍斯文"意指轻柔、平缓的文学风格,而"振吾党"则是希望这种风格能够激励同道中人。"快来青鬓躐华途"是一种邀请,鼓励年轻一代走上这条充满诗书香气的道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籍和文化的赞美,以及与自然万物的感通,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精神寄托以及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锦池泛舟赠庄器之二首(其二)

翠舫迎凉避日行,只随风去不须撑。

云移茂树添层影,鱼喜新荷触嫩茎。

客有何人从远至,天怜吾辈太清生。

功名世上虽为急,弄水搴芳未可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锦池泛舟赠庄器之二首(其一)

槐叶莺声两度春,笑言常恨独参辰。

相过便说幽居好,别后应多秀句新。

贺监湖边山作伴,若耶溪上月为邻。

凉秋定扣松扉去,一舸从君理钓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暮色

暮色云端合,晴光天际悭。

鸟群科斗字,山态倦螺鬟。

寂寂功名会,纷纷车马间。

拍栏情倍极,烟老罩鱼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碧宇书兴

非关鄙性泥林泉,境熟由来意自便。

童子静看煎药灶,鹭鸶閒上钓鱼船。

隈丛野石云蒸黑,带雨堤花锦压偏。

办取一生无别事,饥时吃饭困时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