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

暮色云端合,晴光天际悭。

鸟群科斗字,山态倦螺鬟。

寂寂功名会,纷纷车马间。

拍栏情倍极,烟老罩鱼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暮色渐渐笼罩云层上方,明亮阳光却吝啬于天边
鸟群飞翔如同拼凑的汉字,山势慵懒如疲倦的发髻
寂静中功名利禄似乎聚会,纷扰中车水马龙不断
倚着栏杆情绪更加激昂,烟雾苍茫笼罩着渔湾

注释

暮色:傍晚的昏暗光线。
云端合:云层紧密相接。
晴光:晴朗的阳光。
天际:天边。
悭:吝啬。
鸟群:飞翔的鸟群。
科斗字:排列成汉字形状。
山态:山的形态。
倦螺鬟:形容山形如慵懒的发髻。
寂寂:静悄悄的。
功名会:功名利禄的聚会。
纷纷:杂乱无章。
车马间:车马往来的地方。
拍栏:倚着栏杆。
情倍极:情感更加浓烈。
烟老:烟雾苍老。
罩鱼湾:笼罩在渔湾之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晚霞满天、山川依旧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功名和世事的一种淡然与超脱。首句“暮色云端合”,设定了整体的意境——傍晚时分,颜色浓郁的云彩汇聚在高空之中。接着,“晴光天际悭”则是对这景色的进一步描绘,阳光在天边显得宝贵而珍稀。第三句“鸟群科斗字”,以鸟群的飞舞形状来比喻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而“山态倦螺鬟”则将山川之态比作老人的头发,呈现出一种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融合的意象。

中间两句“寂寂功名会,纷纷车马间”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和超然。这里的“寂寂功名会”暗示了一种无声无息的集会,不再追求世俗的荣耀,而“纷纷车马间”则是对喧嚣尘世的一种描写,表明诗人虽身处其中,却已不为其所动。

最后两句,“拍栏情倍极,烟老罩鱼湾”,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自然的深切感受。这里的“拍栏”是指抚摸栏杆,而“情倍极”则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达到顶峰。而“烟老罩鱼湾”中,“烟老”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整体给人一种岁月静好、时光悠长之感。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超然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碧宇书兴

非关鄙性泥林泉,境熟由来意自便。

童子静看煎药灶,鹭鸶閒上钓鱼船。

隈丛野石云蒸黑,带雨堤花锦压偏。

办取一生无别事,饥时吃饭困时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潘茂洪出疆回以汴都画山水扇见遗报之五言

嵩华平生梦,骑驴未得游。

橐中分雅惠,掌上起新秋。

报国何能早,需时莫漫忧。

秖应长近眼,过夏亦佣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天台凝真宫陈道士缘化藏经既成求诗还山

羽帔褊褼下赤城,烧松秃兔气尤清。

书成胝手怜心苦,神护赪肩觉担轻。

万笈云签来北阙,一朝宝翰得东明。

明年我欲仙游去,要听岩扃晓诵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其二)

郁郁凌寒色,来宜此地蟠。

解衣轻盾日,假盖得秦官。

香宿风微堕,青留雨未乾。

通宵岩侧梦,根窍手藏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