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题八功德水送人归金华

钟山祇树园,中涵一池碧。

贮满忽若虚,测深杳无极。

遥通太液波,近映宝珠色。

八德类净区,奇莲毓灵质。

屡同金华彦,烦襟时一涤。

垂筒汲清甘,煮茗松月夕。

今朝惜分袂,对此翻不怿。

归弄双溪流,应思池上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八功德水”的独特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清幽与神秘之美。诗人以“钟山祇树园”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在一起。

首句“钟山祇树园,中涵一池碧”,开篇即点出地点,以“钟山”与“祇树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而“中涵一池碧”则直接描绘了水池的清澈与生机勃勃,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接着,“贮满忽若虚,测深杳无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了水池的容量之大,仿佛能容纳万物;另一方面又突出了其深度之深,难以测量,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引人遐想的意境。

“遥通太液波,近映宝珠色”进一步扩展了视野,既描绘了远处与近处的不同景象,又通过“太液波”与“宝珠色”的对比,赋予了水池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义。

“八德类净区,奇莲毓灵质”则将水池与道德修养、灵性成长联系起来,暗示了此处不仅是自然美景,更是一个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

“屡同金华彦,烦襟时一涤”表达了诗人多次在此地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宁静,反映了其对美好自然环境的深切向往和内心深处的追求。

“垂筒汲清甘,煮茗松月夕”描绘了诗人亲自体验取水煮茶的过程,不仅体现了对水质的珍视,也融入了生活的诗意与情趣。

最后,“今朝惜分袂,对此翻不怿。归弄双溪流,应思池上客”表达了离别之际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思念,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深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八功德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神秘,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寄托,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朝阳轩

开轩面东旭,晴光绚蒲座。

霜颅眼倍明,坏衲如云破。

乞来五色帛,针线堪自课。

窗户洞虚白,心田无杂涴。

炉香袅馀烟,梵唱松风和。

天寒补未完,短日檐前过。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耕乐轩

耕田良苦辛,所乐果何事。

百年安吾生,食力非役志。

衡门无轩车,榆柳荫閒地。

遥遥草庐人,回首空长喟。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分题道林宝塔送贯道先生归湖南

钟山禁城东,浮图出林麓。

层级凌紫烟,虚檐交翠木。

异人昔垂化,千载有遗躅。

夕梦铿清钟,晨筵散华烛。

一谐湖南英,凭高旷游目。

江山环帝京,形胜天下独。

安知复遄迈,怅焉此遐瞩。

寒日下西南,轻帆驾孤鹄。

形式: 古风

题三笑图

过桥本无心,三笑亦偶尔。

当时肯垂名,好事传画史。

巍巍匡庐峰,湜湜虎溪水。

援笔写清高,幽兴殊未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