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归兴

倚云绝巘极跻攀,力倦何能跨鹤还。

回首乘鸾千尺上,举头踞虎万寻间。

石坛胜地留仙住,玉府浮云伴客閒。

秀水名山观不尽,放吟骚客兴何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倚靠云雾高耸的山巅,竭尽全力攀登却难以骑鹤返回。
回望中乘坐鸾鸟飞升千丈,抬头间身处万丈高山之间。
在石坛这仙境般的地方,神仙曾驻足,云彩陪伴着游人悠闲。
秀美的山水美景看不完,文人骚客的诗情逸兴怎么会有穷尽呢。

注释

倚云:依靠云雾。
绝巘:极高峻的山峰。
极跻攀:极力攀登。
力倦:体力疲惫。
跨鹤还:骑鹤返回。
乘鸾:乘坐鸾鸟(古代神话中的神鸟)。
千尺上:千丈之上。
踞虎:站在老虎背上(比喻高处)。
万寻间:万丈之间。
石坛:石砌的坛台,可能指仙境或名胜之地。
胜地:优美的地方。
仙住:神仙居住。
玉府:玉制的宫殿,比喻仙境。
客閒:游客闲暇。
秀水:美丽的流水。
名山:著名的山脉。
观不尽:看不完。
放吟:自由吟诵。
骚客:文人骚士。
兴何悭:兴致怎么会有穷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飘逸的仙者在名山大川间自由自在地驰骋,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倚云绝巘极跻攀”一句,以“倚云”开篇,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景,“绝巘”指的是险峻的山峰,而“极跻攀”则表现了诗人对高处的向往,但随即以“力倦何能跨鹤还”表达了对仙境难以企及的感慨。

接下来的“回首乘鸾千尺上,举头踞虎万寻间”两句,则通过“回首”和“举头”的动作,展现了一种自如飞升、与神灵交通的超脱状态。这里的“乘鸾”、“踞虎”,都是古代仙人坐骑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于仙道的追求。

“石坛胜地留仙住,玉府浮云伴客閒”两句,则描绘了一种仙境的宁静与美好。“石坛”、“玉府”,都是仙境中的瑰宝,“浮云”则增添了仙境的神秘和飘渺。

最后,“秀水名山观不尽,放吟骚客兴何悭”两句,以“秀水名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无限赞叹,以及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放吟”,是指在大自然中自由地吟咏诗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境和表达对仙道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境的深切情怀。

收录诗词(1)

应节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梅

雪意娇春,腊前妆点春风面。粉痕冰片。

一笑重相见。倚竹偎松,谁道罗浮远。寒更转。

楚骚为伴。韵绕香篝暖。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题罗汉洞

石磴巍峨捉膝行,行时不觉看时惊。

纵教良匠描难就,自是天工造化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游它山

登陆由来说四明,它山胜地久驰名。

龙眠巨堰两崖下,鳄吼奔流一水清。

瑶阁钟鸣群动息,金轮鼓奏百旦惊。

后来水政谁研究,肯与云涛更主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贺新郎

宿雾楼台湿。晓清初、花明柳润,燕飞莺集。

旧约重来歌舞地,留得艳香娇色。

又梦草、东风吹碧。

午困腾腾春欲醉,对文楸、玉子无心拾。

看蝶舞,傍花立。酒痕未醒愁先入。

记年时、翠楼寒浅,宝笙慵吸。

想驻马河桥分别,恨轻竹风帆烟笠。

早尘暗、华堂帘隙。

倚尽黄昏人独自,望江南回雁归云急。

凭付与,锦笺墨。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