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三仰峰

武夷多奇峰,高者是三仰。

丹崖更安排,不独似悬榜。

千步覆石廊,曲折复下上。

岩楼开谽谺,面势极㝩㝗。

倾曦独照曜,乱石互罗网。

中有碧海桃,倒悬不盈丈。

叶落根自蟠,千岁无复长。

睹兹神理功,吊古忽然惘。

药炉吹死灰,葛翁亦长往。

难闻白鹤音,徒结紫霞想。

平生岩穴心,眷此㨿昭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朝时期,游历于武夷山三仰峰的奇景与感受。傅汝舟以生动的笔触,将三仰峰的壮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人赞叹武夷山的奇峰众多,其中三仰峰尤为突出。接着,他细致描绘了三仰峰的丹崖峭壁,如同悬榜一般壮观。随后,诗人描述了沿着千步石阶蜿蜒而上的过程,曲折上下,仿佛置身于迷宫之中。到达峰顶后,他发现岩石间开凿出的岩楼,形状奇特,气势磅礴。

日光倾洒,照亮了整个山谷,乱石交错,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卷。诗人还特别提到了“碧海桃”,这是一种倒悬生长的奇异植物,其根部盘曲,千年不衰。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引发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思。

面对这样的景象,诗人不禁感慨万千,联想到古代的隐士和仙人,他们的生活仿佛与世隔绝,如同白鹤般自由自在。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传说中的存在已成过往,只有那片紫霞之境,成为了后人遥不可及的梦想。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岩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眼前美景的深深眷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与传说的追忆与怀念。

收录诗词(94)

傅汝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舟,又字木虚,、丁戊山人等。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 字:远度
  • 号:磊老
  •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476~1557年

相关古诗词

大藏岩

悬栈何历历,仰眺以盈把。

纵横风雨交,错落星辰写。

鹊桥势不如,鸡窠制仍野。

悠悠百代来,谁是岩居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马]韵

与林施诸子秋夕自蓝原游云谷至澄浒迂宿保国寺寺在九顿峰下

出山复入山,迂策桃花源。

本为游览来,行止未须论。

十里到谷口,九峰回寺门。

老僧夙好事,深夜具鸡豚。

饮酬自閒细,酒中有真乘。

良朋发箫鼓,野客击钟磬。

踌蹰烟语微,萧索月林暝。

明发望赫曦,千崖一微径。

形式: 古风

盐田渡

生长在海滨,未尝泛沧海。

今晨乘船游,波浪亦自在。

鼋鼍避不翻,天水远相迨。

无由睹百灵,空想嘘五彩。

玄珠罔象收,神物谁得采。

唯闻橹声齐,亦尔歌欸乃。

蓬山路不迷,黑发恨将改。

何因接洪崖,使我无后悔。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中兴福寺观鱼

掬水既有竹,决水复有渠。

经年水在眼,阶除到江湖。

好鱼数百头,饼饵日供须。

新泉呷复吐,点缀尽成珠。

善识上官面,更容生客呼。

但恐一宕失,永为山下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