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福寺观鱼

掬水既有竹,决水复有渠。

经年水在眼,阶除到江湖。

好鱼数百头,饼饵日供须。

新泉呷复吐,点缀尽成珠。

善识上官面,更容生客呼。

但恐一宕失,永为山下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中兴福寺内观赏鱼儿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的“掬水既有竹,决水复有渠”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水边竹林与引水渠道的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清幽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经年水在眼,阶除到江湖”则进一步渲染了水的流动与延伸,从眼前的小溪流直至想象中的广阔江湖,体现了诗人对水之灵动与广阔胸怀的赞美。接着,“好鱼数百头,饼饵日供须”描绘了一幅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享受美食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乐趣。

“新泉呷复吐,点缀尽成珠”通过鱼儿喝水时的动作,巧妙地将水珠比作珍珠,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水珠的晶莹剔透,也暗示了鱼儿生活的美好与纯净。而“善识上官面,更容生客呼”则可能暗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待,以及对友善待人的倡导。

最后,“但恐一宕失,永为山下枯”表达了诗人对破坏自然环境的担忧,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并保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然之美,以免它最终消失,成为不可挽回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和谐共生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94)

傅汝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舟,又字木虚,、丁戊山人等。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 字:远度
  • 号:磊老
  •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476~1557年

相关古诗词

中秋石龙庵

昔我游幔亭,极高揽秋月。

清光洗列洞,可数仙人发。

今宵此山中,乃为天所罚。

狂飙起石龙,黑雨打林樾。

灯前对佛经,逐字犹鹘突。

遥思芙蓉园,白兔定在窟。

老弟能大觥,诸朋更奇崛。

驰情不成寐,一夜梦飞越。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云岩

灵区奠真岩,缀乳富奇状。

麟身俨石体,仙背光壑相。

笼日玉帐豁,承苔宝盖壮。

左龙交右凤,下洞逗上嶂。

晶荧非一文,窈默是几创。

古鹿游到止,情鹤舞来向。

纷吾临以遨,众念窅然丧。

惟馀伺鸾宾,疲思绿云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龟峰

古云化奇峰,宰割皆琳琅。

想经娲皇鍊,色色争光芒。

丽刺万夫目,巧脱三岛囊。

高者触魁斗,低亦吞戈阳。

削壁刮冰眼,拳石住鹤房。

诧当微雨里,容此明星光。

标名恨遗漏,取象省谬荒。

传是徐铉宅,古寺阅自唐。

鼠雀斗佛顶,方袍巧逃亡。

谁令此福地,零落热客肠。

倘非逢胜友,难尽览历详。

曰余武夷来,灵奇惯品量。

润腻欺幔亭,丹垩则相当。

巅攀病足展,峰影倒地苍。

岩泉酬好韵,吟鸟劝我觞。

最后有彩壁,五色错天章。

游马疲不迹,惜哉谁见扬。

乃知一世间,至人多遁藏。

我欲把双剑,挥霍踏云翔。

临风忽自笑,桃花引归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梅庄子

潇洒锦里园,寒梅竞芳芬。

琼花却素月,瑶圃讵足云。

风携落花起,送香天亦闻。

之子商岩英,赏弄遗人群。

倚梅简玉经,坐石刷幽云。

閒领天瓢浆,劝花就微醺。

花似解人意,何以答殷勤。

为君结佳实,策彼金鼎勋。

言谢李与桃,灼灼亦何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