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水仙花(其一)

偶向残冬遇洛神,孤情只道立先春。

今从九月过三月,疑是前身与后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钟惺所作,题为《暮春水仙花(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偶遇水仙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仙花在暮春时节的独特魅力。

首句“偶向残冬遇洛神”,以“洛神”比喻水仙花,形象地描绘了水仙花在冬末春初之际绽放的景象,如同洛水女神般美丽而神秘。这句诗不仅赞美了水仙花的外貌,也暗示了它超凡脱俗的气质。

次句“孤情只道立先春”,进一步刻画了水仙花独立于严冬之后,率先迎接春天的坚韧与勇气。这里的“孤情”既指水仙花在冬末春初的孤独绽放,也暗含了诗人对水仙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第三句“今从九月过三月”,巧妙地运用时间概念,将水仙花的生长周期与季节更替联系起来,强调了水仙花从九月开始孕育,直至三月盛开的过程。这种时间跨度的描述,不仅展现了水仙花生长的漫长与耐心,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希望的永恒。

最后一句“疑是前身与后身”,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独特生命力的深刻感悟。他似乎在思考水仙花是否拥有前世今生,暗示了水仙花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生命力,以及它在诗人内心激起的无限遐想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水仙花在特定季节中的美丽与生命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43)

钟惺(明)

成就

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经历

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

  • 字:伯敬
  • 号:退谷
  • 籍贯: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
  • 生卒年:1574~1624

相关古诗词

暮春水仙花(其二)

物值同时妒亦宜,梅花今见子离离。

相逢洞口千红里,素影当前君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暮春水仙花(其三)

万花如燄柳如烟,常恐冰绡畏不前。

曾在水边衣不湿,可知入火不能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暮春水仙花(其四)

每笑梅花太畏喧,一身自许历寒温。

春风特念冰霜后,邀与春花共慰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莼菜(其三)

平湖倒影南山绿,中?三潭灵怪潜。

荡桨忽惊云雾气,骊龙颔下割龙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