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戒

我幼事父师,熟闻忠厚言。

治身接物间,要使如春温。

鞭朴不可弛,此语实少恩。

但能交相爱,馀亦何足论。

家贫赖奴婢,炊汲与应门。

馀力具茗药,夕饭或至昏。

有过尚当贳,况可使烦冤。

出仕推此心,所乐在平反。

宁坐软弱废,促驾归丘园。

吾老死无日,作诗遗子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我自小跟随父亲和老师,常听他们教导忠诚厚道的道理。
在待人接物中,我力求像春天般温暖和煦。
严厉的管教不能放松,这话确实缺乏温情。
只要大家相互关爱,其他就无需多言了。
家中贫困,全靠奴仆婢女打理日常,做饭、打水和应对外面的事。
有余力时我会备好茶药,晚上吃饭有时直到天黑。
有了过失也应宽容,更不用说制造冤仇。
出仕为官,我将秉持这种仁爱之心,追求公正平反。
宁愿因软弱而被免职,也愿回归田园生活。
我老去之日不远,写下这首诗留给子孙后代。

注释

幼事:自小侍奉。
忠厚言:忠诚厚道的教诲。
鞭朴:指严格的管教。
贳:宽恕。
丘园:田园,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戒》,他以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道德教诲为题材,表达了对家庭伦理和为官之道的理解。诗中,陆游强调了忠厚待人的重要性,认为在修身齐家时,应当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家人和奴婢不应过于严苛,而应以爱心和宽容为主。他认为,即使在家中琐事上,如炊饮打理,也应尽力而为,体现主人的责任。

在处理错误和纠纷时,陆游主张宽恕和调解,反对滥用惩罚。他将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从政生涯,追求公正和平反,即使面临软弱的指责,也宁愿辞职归隐,而非放弃原则。最后,他以自己的老去和即将留下的诗篇告诫子孙,希望他们能够传承这份家风和道德理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陆游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书村落间事

东巷西巷新月明,南村北村戏鼓声。

家家输赋及时足,耕有让畔桑无争。

一村婚聘皆邻里,妇姑孝慈均母子。

儿从城中怀肉归,妇涤铛釜供刀匕。

再拜进酒寿老人,慈颜一笑温如春。

太平无象今有象,穷虏何地生烟尘。

形式: 古风

书里中事

事近接耳目,诞信良易知。

颇疑有定数,一惑不可移。

坐视非所安,忠告反取疑。

虽抱愚直意,妄发悔曷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书幸二首(其二)

我身匪兕虎,岂是旷野物。

生非洪水时,胡为在巢窟。

向来三入朝,薄命不黔突。

未尝识许史,况敢交平勃。

沧波渺黏天,远逐轻鸥没。

今年君恩厚,幸许赐骸骨。

既逃申公钳,又异卞和刖。

放怀歌呜呜,宁暇书咄咄。

形式: 古风

书幸二首(其一)

富贵不可为,祸机发须臾。

贫贱不可为,饥寒死路衢。

我亦贫贱者,死期幸少纾。

春雨两耕犊,西畴破烟芜。

秋风一钓舟,南浦宿菰蒲。

辛勤异退之,亦复有屋庐。

堂北凿明窗,可以陈琴书。

文章不传世,自适亦有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