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午后余与吴弟登爱菊亭后塔薄暮唤舟渡湖至江滨品茶而归(其二)

游山已倦夕阳斜,唤渡邛须兴尚赊。

一叶扁舟聊拍桨,三间矮屋试烹茶。

欲酬茗价囊如洗,归认沙堤路不差。

犹忆故乡风景好,五峰相对是吾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在冬日午后登高赏菊,傍晚时分乘船渡湖,最后在江边品茶而归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怀念。

首句“游山已倦夕阳斜”,写出了诗人登山后的疲惫感以及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唤渡邛须兴尚赊”一句,通过唤渡船只的动作,表达了诗人虽有兴致但又稍显犹豫的心情,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一叶扁舟聊拍桨,三间矮屋试烹茶”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乘坐小舟悠然自得的情景,以及在简陋的茶室里品尝茶水的悠闲时光。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流露出他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欲酬茗价囊如洗”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囊中羞涩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然物质上有所欠缺,但精神上却得到了满足。“归认沙堤路不差”则暗示了诗人对回家路途的熟悉与安心,进一步强化了对家乡的深切情感。

最后一句“犹忆故乡风景好,五峰相对是吾家”,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五峰相对的形象,既是对家乡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家的温馨与亲切的象征,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在何处,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弟弟在冬日午后的一次轻松愉快的出游经历,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家乡的深情回忆,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3)

王恩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秋列女咏(其一)介推母

高堂垂白夭天年,火窟埋身最可怜。

有子能如汉毛义,为亲求禄始称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春秋列女咏(其二)萧同叔子

跛客登堂揖让工,笑声隐隐出帷中。

不容姬妾窥卢杞,卓识谁如郭令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春草四首(其一)

东风吹送雨溟濛,一碧蘼芜入望中。

返国书凭希范劝,吟诗梦与惠连通。

芳洲色映晴波绿,旷野痕消劫火红。

墙裹鞦韆墙外道,天涯何处繫青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草四首(其二)

和雨和烟一色齐,山塘东畔水塘西。

二分浅黛调螺子,十里芳尘送马蹄。

朱雀桥边花欲放,黄陵庙里鸟初啼。

小蛮故作回身舞,趁著裙腰绕柳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