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望海潮·登六和塔》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高旭所作,描绘了靖康之变后的历史变迁,以及对南宋朝廷南渡后的感慨。词中以"靖康半壁"起笔,暗指北宋灭亡,国家分裂,随后的"偷安南渡"表达了统治者苟且偷安的心态。"中原王气全收"则揭示了江山易主的悲凉。
"虎倒龙颠"形象地描绘了昔日英雄的衰落,"匆匆淘尽东流"则寓言了人才的流失。词人借"白雁恨难休"表达对故土的深深怀念,"仓皇蹈海"与"横扫貔貅"则暗示了战乱与外敌侵扰。
"满眼沧桑"直接抒发了词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吊古为勾留"更是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行行莫再回头"劝诫人们不必过多沉溺于过去,"不如归去"则透露出词人对回归自然、超脱尘世的向往。
"上巳风光"提及传统节日,"名流觞咏"则是对文人雅士聚会的怀念,"相期且续前游"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然而,词人深知这些风流韵事终将随风而逝,"一笑一时高会,云散风流"道出了人生的无常。
最后,词人以"怕把心期重诉,一醉解千愁"收尾,表达了借酒浇愁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历史变迁,体现了词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