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双峰寺

两水旁流合,双峰对立分。

未窥龙鼻面,且过雁山门。

玉练泉流石,天低露湿云。

经过随分好,犹未副前闻。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两条河流在这里交汇,两座山峰相对耸立。
未曾一睹龙鼻山的真容,暂且先走过雁山之门。
清澈的泉水在岩石间流淌,天空低垂,云雾湿润。
沿途风景已然美好,但仍不及传闻中的壮观景象。

注释

两水:两条河流。
旁流:交汇。
合:汇合。
双峰:两座山峰。
对立:相对耸立。
窥:看。
龙鼻面:龙鼻山的正面。
且:暂且。
雁山门:雁山之门。
玉练:清澈如玉的。
泉流:泉水流淌。
石:岩石。
天低:天空低垂。
露湿云:云雾湿润。
经过:沿途。
随分:随意,随便。
好:美好。
犹:仍然。
副:符合,达到。
前闻:之前的传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自然之美。"两水旁流合,双峰对立分"一句,设定了整个画面:两条溪流在山脚下汇聚而成一体,同时也勾勒出了双峰寺所处的环境,是一座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寺庙。

"未窥龙鼻面,且过雁山门"透露出诗人对于景色的深入探索与期待。龙鼻通常象征着险峻的地貌,而雁山门则是通向更高处的入口。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

"玉练泉流石,天低露湿云"一句中,“玉练”形容溪水清澈如玉带,而“泉流石”则描绘出泉水在岩石间流淌的景象。后半句“天低露湿云”,则是对天气变化的一种捕捉,云层低垂,与山间的露水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亲切的氛围。

"经过随分好,犹未副前闻"表达了诗人对于经历过的美景的赞叹和对未来探险的期待。这里“随分”意味着跟随自然的划分,而“犹未副前闻”则表明诗人对所见所闻的惊喜,并且认为这种体验是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景观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92)

包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道夫。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 字:宏父
  • 号:宏斋
  • 籍贯: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82-1268

相关古诗词

雁荡灵岩

展旗天柱立,宝印伏狮雄。

瀑喷千珠碎,窗开四牖空。

争奇排怪石,独秀出孤峰。

龙鼻泉流出,如何造物工。

形式: 五言律诗

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其二)

巡历郡邑间,人若未厌弃。

夹道争向观,疑我形孰似。

得之道听馀,咸谓物吐气。

老奸与宿赃,神夺而心悸。

预知犯难逃,已多速奔避。

先尝受其赇,今皆偿之既。

非慑使者来,安得自知畏。

予默揆诸心,斯言未深契。

一切气不美,先儒说有味。

彝伦若尽去,太半为鬼魅。

禽兽争食人,殆盈野盈市。

迹其所作为,殆恶过异类。

不洁食不饱,甚焉官与吏。

惨酷以济之,甚若豺虎噬。

岂直如得情,哀矜至流涕。

刑法用当穷,根本惕若厉。

岂谓犹有民,能喜使者至。

或鞠躬焚香,或远送旗帜。

望来漳民情,愿留泉民意。

此犹硕果然,不食生可觊。

惟知有罪者,患不速去离。

何啻千百辈,施行才一二。

自叹水一杯,孰救炎火炽。

伤心复伤心,竟夕不能寐。

形式: 古风

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其一)

梅兄随遇处,在水涯山巅。

或有近行路,不惹人爱怜。

俨如敬而远,惟恐迫我前。

或有近人居,不傍门户边。

仍多向贫家,不为华屋牵。

香不祈人闻,芳不取世妍。

似此性孤洁,秋毫绝萦缠。

彼有不知者,乃谓花莫先。

折之贮玉瓶,已是伤其天。

更大开苑囿,和根以之迁。

反指荣得地,带露泪自涟。

浸违山林意,岂其本性然。

和羹尚不愿,其馀安足言。

但愿复反本,同盟松竹坚。

西湖之孤山,犹嫌朝市喧。

上对玉辉山,下临珠媚渊。

外此唯雪月,往来许周旋。

三友共一笑,岁寒同百年。

虽与世落落,自分安其偏。

形式: 古风

天台石桥

石桥龙行甲台山,吼雷喷雪透玉关。

石梁拟伦固未易,龙湫埒美犹良艰。

风神凛凛耸毛骨,如在天外非人间。

昔闻今见未曾有,游人何嗟行路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