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其二)

巡历郡邑间,人若未厌弃。

夹道争向观,疑我形孰似。

得之道听馀,咸谓物吐气。

老奸与宿赃,神夺而心悸。

预知犯难逃,已多速奔避。

先尝受其赇,今皆偿之既。

非慑使者来,安得自知畏。

予默揆诸心,斯言未深契。

一切气不美,先儒说有味。

彝伦若尽去,太半为鬼魅。

禽兽争食人,殆盈野盈市。

迹其所作为,殆恶过异类。

不洁食不饱,甚焉官与吏。

惨酷以济之,甚若豺虎噬。

岂直如得情,哀矜至流涕。

刑法用当穷,根本惕若厉。

岂谓犹有民,能喜使者至。

或鞠躬焚香,或远送旗帜。

望来漳民情,愿留泉民意。

此犹硕果然,不食生可觊。

惟知有罪者,患不速去离。

何啻千百辈,施行才一二。

自叹水一杯,孰救炎火炽。

伤心复伤心,竟夕不能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巡视郡县时所见的种种不公与民众的苦难。开篇便写“人若未厌弃,夹道争向观”,表现出人们对于官府的失望和冷漠,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忧虑。

接着,“得之道听馀,咸谓物吐气”一句,暗示了一种普遍的贪污腐败,官员们利用手中的权力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而民众则认为这是天经地义,不可抗拒。诗人通过“老奸与宿赃,神夺而心悸”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愤慨和痛心。

“预知犯难逃,已多速奔避。”这一句显示出官员们对于即将到来的灾难或是清算时刻意逃避责任,而不是积极解决问题。相反,“先尝受其赇,今皆偿之既”则揭示了民众对贪官污吏的报复心理,他们在官员遭遇困境时也不肯伸出援手。

“非慑使者来,安得自知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公正行为的担忧,即便是自己没有做错,但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也难免受到牵连。接着,“预默揆诸心,斯言未深契”则透露了诗人对民众心理的洞察和同情。

“一切气不美,先儒说有味。”这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教导的怀念,他们主张的是一种清廉正直的风气,而非如今之污浊。下文“彝伦若尽去,太半为鬼魅”则批评了当时道德沦丧,社会秩序混乱。

接下来,“禽兽争食人,殆盈野盈市。”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极端的社会现实,即弱肉强食的残酷景象。而“迹其所作为,殆恶过异类”则进一步指出了这种现象超乎常理,是对人性的极大挑战。

“不洁食不饱,甚焉官与吏。”这一句揭示了贪污和腐败已成风气,即便是对待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再关心。而“惨酷以济之,甚若豺虎噬”则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那些官员残忍压迫民众的模样。

至于“岂直如得情,哀矜至流涕。”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民众遭遇的深切同情,希望能有人伸出援手,而不是只停留在感慨之中。接着,“刑法用当穷,根本惕若厉”则反映了法律执行上的严苛和不公。

“岂谓犹有民,能喜使者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即便是有良知之士,也难以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存活。下文,“或鞠躬焚香,或远送旗帜”则展示了一种求生的欲望和对于未来的渴望。

“望来漳民情,愿留泉民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的关怀与期待,希望能够看到民众的情感得到理解和尊重。而“此犹硕果然,不食生可觊”则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即便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难以满足。

最后,“惟知有罪者,患不速去离。”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急迫感,对于那些有罪之人的焦虑和对逃离的渴望。而“何啻千百辈,施行才一二”则反映出一种无力感,即便是想要改变现状,也是那么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腐败、民生疾苦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无力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92)

包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道夫。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 字:宏父
  • 号:宏斋
  • 籍贯: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82-1268

相关古诗词

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其一)

梅兄随遇处,在水涯山巅。

或有近行路,不惹人爱怜。

俨如敬而远,惟恐迫我前。

或有近人居,不傍门户边。

仍多向贫家,不为华屋牵。

香不祈人闻,芳不取世妍。

似此性孤洁,秋毫绝萦缠。

彼有不知者,乃谓花莫先。

折之贮玉瓶,已是伤其天。

更大开苑囿,和根以之迁。

反指荣得地,带露泪自涟。

浸违山林意,岂其本性然。

和羹尚不愿,其馀安足言。

但愿复反本,同盟松竹坚。

西湖之孤山,犹嫌朝市喧。

上对玉辉山,下临珠媚渊。

外此唯雪月,往来许周旋。

三友共一笑,岁寒同百年。

虽与世落落,自分安其偏。

形式: 古风

天台石桥

石桥龙行甲台山,吼雷喷雪透玉关。

石梁拟伦固未易,龙湫埒美犹良艰。

风神凛凛耸毛骨,如在天外非人间。

昔闻今见未曾有,游人何嗟行路难。

形式: 古风

四明决狱由宁海道中

山童首少发,石老脊多骨。

上犹剑戟关,下没沙碛窟。

曾无好步行,常有失足惊。

前若逢峻拒,后如迫使倾。

所幸甚艰难,平生备尝试。

险阻谁能知,乾坤元简易。

形式: 古风

观泉

泉动涌联珠,泉静湛片玉。

渊源出以时,动静清可掬。

凭栏冰雪寒,敛衽毛发肃。

内以洗我心,外以刮我目。

偶离京尘来,对此歌不足。

咏归五六人,犹疑自沂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