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热

火腾为虐不可摧,屋窄无所逃吾骸。

织芦编竹继檐宇,架以松栎之条枚。

岂惟宾至得清坐,因有馀地苏陪台。

愆阳陵秋更暴横,焮我欲作昆明灰。

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

忆我少时亦值此,翛然但以书自埋。

老衰奄奄气易夺,抚卷岂复能低徊。

西风忽送中夜湿,六合一气窑新开。

帘窗幕户便防冷,且恐霰雪相寻来。

形式: 古风

翻译

烈火肆虐无法阻挡,狭窄的房屋无处躲避我的身躯。
用芦苇和竹子编成屋顶,用松木和橡树枝条支撑。
不仅能让宾客享受清凉,还有多余的空间供我休憩。
过量的阳光秋天更加狂暴,几乎要将我烧成昆明的灰烬。
金银闪耀并不稀奇,但鸟焚鱼烂的景象令人悲痛。
想起我年轻时也曾经历,只沉醉于书卷,自我沉浸。
如今老迈气息衰弱,抚摸书卷已无心徘徊。
西风吹来带来深夜的湿润,天地间仿佛新开了一座大窑。
门窗都要防备寒冷,只怕霜雪接踵而至。

注释

火腾:形容火势猛烈。
屋窄:房屋狭窄。
檐宇:屋檐。
松栎:松树和橡树。
愆阳:过量的阳光。
昆明灰:比喻被烧成灰烬。
金流玉熠:形容金银光泽闪烁。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低徊:徘徊,留恋。
霰雪:小冰粒或雪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末秋初的景象,天气仍然炎热,火炉般的温度让人无法忍受。屋子狭小,无处可逃,只好用芦苇和竹子编织屋檐,以松树和栎树的枝条作为支撑。这时候,即便是来访的宾客也只能找到一片清凉之地坐下,余下的地方还在修缮。

诗人感慨于阳光过于强烈,更感到自己仿佛要化作昆明的尘土。金玉在火中熔化,也不足为奇,鸟兽都被烤焦,这是多么令人哀伤的事情。回想年轻时也曾经历这样的炎热,只是那时候还能通过阅读来暂时忘却烦恼。

如今年迈体弱,气力容易耗尽,即便想要翻阅书卷,也已无法做到。夜晚西风忽起,带来了湿意,六合间的空气似乎从新开启的窑洞中流动。诗人担忧帘幕窗户是否足以抵挡寒冷,更恐怕霜雪随之而来。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仍旧热浪不熄的气候,以及人们对此种恶劣天气的情感反应。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体力衰退的无奈与哀愁。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结屋山涧曲

结屋山涧曲,挂瓢秋树颠。

鸣不中律吕,时时惊我眠。

吾儿亦恶聒,勠力事弃捐。

止我为尔歌,不如恣其然。

狂风动地至,万窍各啾喧。

一瓢虽易除,岂在有无间。

皪皪山下石,泠泠手中弦。

临流写所爱,坐听以穷年。

形式: 古风

美玉

美玉小瑕疵,国工犹珍之。

大贤小玷缺,良交岂其绝。

小缺可以补,小瑕可以磨。

不补亦不磨,人为奈尔何。

形式: 古风

胡氏逢原堂

我爱铜官好,君实家其间。

山水相萦萃,花卉矜春妍。

有鸣林间禽,有跃池中鲜。

叶山何嗟峨,秀峙东南偏。

峰峦日在望,远色涵云边。

宾客此遴集,觞饮常留连。

君家世儒雅,子弟清风传。

前日辟书堂,名之曰逢原。

有志在古道,驰情慕高贤。深哉堂名意,推此宜勉?。

木茂贵培本,流长思养源。

左右无不宜,愿献小诗篇。

形式: 古风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八)

春风似旧花仍笑,人生岂得长年少。

我与儿兮各一方,憔悴看成两鬓霜。

如今岂无騕袅与骅骝,安得送我置汝傍。

胡尘暗天道路长,遂令再往之计堕眇芒。

胡笳本出自胡中,此曲哀怨何时终。

笳一会兮琴一拍,此心炯炯君应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