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七首(其一)

有客有客何累累,国破家亡无所归。

荒村独树一茅屋,终夜泣血知者谁?

燕云茫茫几万里,羽翮铩尽孤飞迟。

呜呼我生兮乱中遘,不自我先兮不自我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流离失所、心怀悲痛的客人的形象,反映了战乱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首句“有客有客何累累”,以“累累”形容客人众多,暗示了战乱时期人民流离失所的景象。接着,“国破家亡无所归”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在国家破碎、家庭毁灭的情况下,人们无处可归的绝望与无助。

“荒村独树一茅屋,终夜泣血知者谁?”这两句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茅屋,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悲伤。夜晚的哭泣,不仅表现了个人的痛苦,也暗示了社会普遍存在的苦难与哀伤。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战争带给人民深重苦难的深切同情。

“燕云茫茫几万里,羽翮铩尽孤飞迟。”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主人公比作一只翅膀受伤、无法远飞的大雁,象征着在广阔天地间,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行动受到限制。同时,“燕云”作为地名,也隐含了辽阔的地域背景,强调了主人公处境的艰难与无奈。

最后,“呜呼我生兮乱中遘,不自我先兮不自我后。”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处乱世的感慨,以及对于命运的无奈接受。通过“不自我先兮不自我后”的表述,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灾难的开始还是结束,都不是由他个人所能决定的,体现了对命运的深刻反思和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战乱时期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14)

伯颜(子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哀诗七首(其二)

我祖我父金月精,高曾累世皆簪缨。

岁维丁卯兮吾以生,于赫当代何休明。

读书愿继祖父声,头白今日俱无成。

我思永诀非沽名,生死逆顺由中情,神之听之和且平。

呜呼祖考兮俯鬷假,笾豆失荐兮我之责。

形式: 古风

七哀诗七首(其三)

我母我母何不辰,腹我鞠我徒辛勤。

母兮淑善宜寿考,儿不良兮负母身。

殽维新兮酒既醇,我母式享无悲辛。

呜呼母兮母兮无远适,相会黄泉在今夕。

形式: 古风

七哀诗七首(其四)

我师我师心休休,教我育我靡不周。

四举滥叨感师德,十年苟活贻师羞。

酒既陈兮师戾止,一觞我奠涕泗流。

呜呼我师兮毋我恶,舍生取义未迟暮。

形式: 古风

七哀诗七首(其五)

我友我友,全公海公,爱我爱我兮人谁与同?

惟公高节兮寰宇其空,百战一死兮伟哉英雄。

呜呼我公兮斯酒斯酌,我魂我魂兮惟公是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