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三顾图

卧龙冈头秋叶黄,有人抱膝韬精光。

磻溪莘野今远矣,独将道义论行藏。

赭衣将军赤帝胄,欲猎中原驱猛兽。

驾言三顾一笑同,不用千金为称寿。

静观天下如观棋,扰扰纷纷徒尔为。

聊于要处著片语,风驱电灭当何时。

危哉汉鼎峙三足,正统奄奄在西蜀。

君臣鱼水古所难,四海焚如见双玉。

管邪乐邪伊吕邪,云霄万里天无涯。

可怜后主不足辅,回首永安空翠华。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草庐三顾图》由明代诗人邵宝创作,描绘了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的历史场景,以及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洞察与态度。

首句“卧龙冈头秋叶黄”,以秋天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深沉而肃穆的氛围,暗示诸葛亮隐居之地的宁静与不凡。接着“有人抱膝韬精光”一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展现了诸葛亮深藏不露、智慧超群的形象。

“磻溪莘野今远矣,独将道义论行藏”两句,借用了姜太公钓鱼和周公吐哺的典故,表达了诸葛亮虽远离尘嚣,却心系天下,以道义为准则,决定自己的进退。

“赭衣将军赤帝胄,欲猎中原驱猛兽”描绘了刘备的雄心壮志,他作为汉室宗亲,渴望统一中原,清除乱世中的强敌。

“驾言三顾一笑同,不用千金为称寿”则赞扬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与诚意,两人一见如故,无需金钱的礼遇,体现了知音相遇的珍贵。

“静观天下如观棋,扰扰纷纷徒尔为”表现了诸葛亮对时局的冷静分析,认为世间纷扰不过是棋盘上的小格子,真正的力量在于把握全局。

“聊于要处著片语,风驱电灭当何时”强调了诸葛亮在关键时刻的话语之重要,如同疾风闪电,能瞬间改变局势。

“危哉汉鼎峙三足,正统奄奄在西蜀”指出三国鼎立的局面,汉室正统岌岌可危,主要势力集中在西蜀。

“君臣鱼水古所难,四海焚如见双玉”赞美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君臣相得的罕见情谊,即使在烽火连天的时代,也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管邪乐邪伊吕邪,云霄万里天无涯”表达了对诸葛亮才能的极高评价,将其比作古代贤相管仲、乐毅、伊尹、吕尚,其功业可与日月同辉。

“可怜后主不足辅,回首永安空翠华”则惋惜刘备未能得到诸葛亮的全力辅佐,最终在永安宫去世,留下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雄心以及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行漫述

丁卯勘矿在浙东,戊辰湖南督逋税。

己巳漕师领入朝,庚午幸得山中睡。

山中浚泉当治河,数月功成自作歌。

歌罢还将刻山石,前日功名无此多。

敕书临门抚边土,上疏恳辞臣有母。

疏辞未达符且来,行止两端心独苦。

儿行奉母捧敕书,回首江天思有馀。

形式: 古风

石田画卷

石田老人写生手,都从观物心中来。

不须更作体物语,要使花开花便开。

化工画笔只毫发,惧泄天机不令发。

红红紫紫数十枝,已具春秋四时法。

国宾神交能此翁,小亭燕坐无言中。

池鱼庭草各形色,抚卷一笑披光风。

二泉道人不识画,随处看花付清话。

题诗漫欲为花评,秋草菲菲满江介。

形式: 古风

挽华司勋汝和

瑚琏之器华司勋,十年远别长思君。

留都典籍国与立,目睹成宪恢前闻。

司勋家世故有文,台阁省寺联清芬。

民曹两考两书最,馀兴却忆江东云。

自公退食弦南薰,秦淮坐对波沄沄。

神仙中人在图画,回首世路徒纷纭。

胡为异境复此分,蓬莱有径瀛无濆。

我怀畴昔一洒泪,吟倚楚天终夕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王宣溪先世铁拄杖歌奉次西涯先生韵

采诗先生笔如铁,铁作拄杖如持节。

楚江东西往复还,老兴相追几年月。

击之不折镕不流,化为何物今何州。

上摩星辰下入水,未到周南应未休。

遗名在世收不去,时复精光照烟雾。

宣溪笑和涯翁歌,歌向庐山最高处。

我来为尔意独存,行歌再过宣溪门。

杖兮杖兮谁可问,望断天涯云满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