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赠予胡韶先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长期漂泊、历经磨难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匡庐归路不盈旬,岭外山川久寄身”,描述了友人从庐山返回,却已在岭南他乡居住许久,表达了对友人离乡背井、长期漂泊的同情。
颔联“一叹未忘投笔日,十年长作曳裾人”,提到友人曾有放弃文职、投身武事的念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文人之路,十年间一直以文士的身份生活,既表达了对友人坚持自我选择的赞赏,也暗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不易的感慨。
颈联“篇章每夺词流气,甲子唯书酒国春”,赞扬友人的文学才华,作品常常能引领文坛风气,而岁月流转,唯有饮酒赋诗的春日时光最为珍贵,体现了对友人艺术人生的肯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生岁同君馀亦似,少来多难老来贫”,点明与友人生于同一时代,经历相似,年轻时多灾多难,老年依旧贫困,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共同经历的回忆和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生活境遇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