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咏(其十三)制笠

搴藤编箬叶,迎刃解霜筠。

新制平头笠,能遮扑面尘。

影边无别物,世外有閒身。

多谢乘车者,何劳揖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山中生活的人们自制斗笠的过程与感受,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句“搴藤编箬叶”,生动展现了采集藤条和箬竹叶的场景,体现了山居生活的朴素与自然。接着,“迎刃解霜筠”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将竹子切割、处理的过程,霜筠暗示了竹子经过霜冻后的坚韧与美丽。

“新制平头笠,能遮扑面尘”两句,点明了斗笠的制作完成及其实用功能,既保护了山居者免受风尘之苦,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智慧。

“影边无别物,世外有閒身”则表达了山居者远离尘嚣、心灵自由的状态,他们的世界简单而纯净,仿佛与世隔绝,却自得其乐。

最后,“多谢乘车者,何劳揖故人”两句,以对比的方式,赞美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真正朋友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居生活中的自然之美、劳动之乐以及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是一幅生动的山居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杂咏(其十四)织屦

老来生计拙,织屦学于陵。

拨草明朝路,编蒲昨夜灯。

过桥逢孺子,度岭识归僧。

从此狞如虎,孤峰可共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山居杂咏(其十五)斸笋

落箨带残霜,新苞出旧房。

浅深俱有得,遍界不曾藏。

所贵无枝叶,何须较短长。

此君知此意,相赠独盈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山居杂咏(其十六)餐菊

楚客有佳味,山僧非酒人。

醉嫌陶靖节,颦效屈灵均。

无复盐梅想,偏宜姜桂辛。

东篱花满眼,霖雨任经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山居杂咏(其十七)折藕

浮生聊寄迹,决绝复奚辞。

一洗尘根净,方知涅不缁。

可堪盈手赠,偏与素心宜。

大地同饥渴,于君有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