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平生厌见花时节。惟只爱、梅花发。

破寒迎腊吐幽姿,占断一番清绝。

照溪印月,带烟和雨,傍竹仍藏雪。

松煤淡出宜孤洁。最嫌把、铅华说。

暗香销尽欲飘零,须得笛声呜咽。

这些风味,自家领略,莫与傍人说。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趣味。首句“平生厌见花时节”表达了诗人对于常见花卉的不满,认为它们过于普通和喧哗。接着,“惟只爱、梅花发”则显露出诗人对梅花的独钟之情,因为梅花在寒冷的季节中仍能绽放,它那清高脱俗的姿态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破寒迎腊吐幽姿,占断一番清绝”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梅花在严冬中展现出的独特美丽。它不畏惧寒冷,反而在雪后显得更加清新脱俗。这份超凡脱俗的风骨,是诗人所钟爱的。

“照溪印月,带烟和雨,傍竹仍藏雪”则是对梅花生长环境的描绘。它不仅美化了周围的自然景观,还与之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松煤淡出宜孤洁”表明了诗人对于高洁、清净事物的喜爱,这里的“松煤”指的是松树上残留的雪。它淡淡地显现,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纯粹。

“最嫌把、铅华说”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过分装饰和喧哗华丽事物的不屑。这是对梅花自然朴素美的一种赞赏。

“暗香销尽欲飘零,须得笛声呜咽”两句通过对梅花香气消散和笛声低吟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

最后,“这些风味,自家领略,莫与傍人说”则是诗人的独白。他希望把这份难得的审美体验藏于心中,不愿与旁人分享。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出他对美好事物的一种珍惜和保护之情。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朝中措(其一)

杯盘狼藉烛参差。欲去未容辞。

春雪看飞金碾,香云旋涌花瓷。

雍容四座,矜夸一品,重听新词。

归路清风生腋,不妨轻捻吟髭。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朝中措(其二)熟水

打窗急听□然汤。沈水剩熏香。

冷暖旋投冰碗,荤膻一洗诗肠。

酒醒酥魂,茶添胜致,齿颊生凉。

莫道淡交如此,于中有味尤长。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朝天子.周师从小阁

小阁宽如掌。占螺浦、山川夷旷。千奇万状。

见云烟收放。更永夜、风生明月上。

用取真成无尽藏。谁共赏。徙倚抚、危栏吟望。

形式: 词牌: 朝天子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墙头低荫翠幄。格磔鸣乌鹊。

好梦惊回处,馀酲推枕犹觉。新晴人意乐。云容薄。

丽日明池阁。卷帘幕。披衣散策,闲庭吟绕红药。

残英几许,尚可一供春酌。天气今宵怕又恶。凭托。

东风且慢吹落。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