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周师从小阁

小阁宽如掌。占螺浦、山川夷旷。千奇万状。

见云烟收放。更永夜、风生明月上。

用取真成无尽藏。谁共赏。徙倚抚、危栏吟望。

形式: 词牌: 朝天子

翻译

小阁空间狭小如手掌,坐落在螺浦,四周山川开阔平坦。
无数奇特的景象展现眼前,云雾时聚时散,长夜里,明亮的月亮从天上升起。
这美景仿佛无穷无尽的宝藏,却无人共享,只能独自徘徊,倚着栏杆,低声吟唱。

注释

小阁:形容空间狭小。
螺浦:地名,可能指有螺形海湾的地方。
夷旷:平坦开阔。
千奇万状:形容景色变化多端,奇特多样。
云烟:云雾。
永夜:漫长的夜晚。
风生:风吹起。
明月:明亮的月亮。
真成:确实变成。
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宝藏。
谁共赏:与谁共同欣赏。
徙倚:徘徊,走来走去。
危栏:高高的栏杆。
吟望:低声吟唱,远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小阁宽如掌",给人的感觉是空间虽然狭小,但却足够心灵的自由翱翔。"占螺浦、山川夷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同时"千奇万状"则是对自然之美多变的赞叹。

"见云烟收放"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云烟变化的观察和感受,而"更永夜、风生明月上"则是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清新。"用取真成无尽藏"意味着诗人通过这种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和丰富。

最后两句"谁共赏。徙倚抚、危栏吟望"表达了一种孤独感,但这并不是悲凉的,而是一种自得其乐的状态。诗人在小阁中,以这种方式享受着与自然的对话,寻找内心的平和。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徜徉山水来净化心灵,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在。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墙头低荫翠幄。格磔鸣乌鹊。

好梦惊回处,馀酲推枕犹觉。新晴人意乐。云容薄。

丽日明池阁。卷帘幕。披衣散策,闲庭吟绕红药。

残英几许,尚可一供春酌。天气今宵怕又恶。凭托。

东风且慢吹落。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满庭芳.彭守生辰

节物争妍,江山改观,已闻春到萧滩。

瑞烟和气,葱茜接螺川。

元是使君诞日,半千运、来踵三贤。

争相竞,谁知胜地,拜相有前山。芳筵。

开富寿,罗绮间,簪组骈阗。正雪梅迎腊,霜月将圆。

看取霜髯秀颊,人人道、平世神仙。

调元手,阴功在继,八百定长年。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瑞云浓

睽离谩久,年华谁信曾换。依旧当时似花面。

幽欢小会,记永夜、杯行无算。

醉里屡忘归,任虚檐月转。

能变新声,随语意、悲欢感怨。可更馀音寄羌管。

倦游江浙,问似伊、阿谁曾见。度已无肠,为伊可断。

形式: 词牌: 瑞云浓

瑞鹤仙(其四)

数文章翰墨。前辈远,稍□风流岑寂。公才万夫敌。

嗣家声,不坠江西人物。凝脂点漆。

向鸳行、神峰秀出。

况襟怀倜傥,词华洒落,未容俦匹。均逸。

妙龄识退,故国怀归,问安亲戚。屏风坐隔。

看除召,在晨夕。

对生朝,且趁清明时节,痛饮无妨堕帻。

著莱衣戏舞,千春永如是日。

形式: 词牌: 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