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

十里背高城,犹闻击析声。

马嘶回鸟梦,人语先鸡鸣。

树拥千堆黑,沙浮一道明。

殷勤望残月,愁绝此宵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早发》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清晨出发时的景象与心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静谧与孤独。

首句“十里背高城”,开篇即点出行进的方向和距离,高城背影渐远,预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犹闻击析声”,远处传来木柴燃烧的声音,为这宁静的早晨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也暗示着旅途中生活的简朴与艰辛。

“马嘶回鸟梦”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马匹的嘶鸣声唤醒了沉睡中的鸟儿,鸟儿的惊飞又似乎回应了马儿的叫声,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受。

“人语先鸡鸣”则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氛围,人声在鸡鸣之前响起,显示出旅途的匆忙与生活的节奏感。这一细节处理,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即将破晓的宁静与即将开始的忙碌。

“树拥千堆黑,沙浮一道明”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树木与沙漠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树木在晨光中显得更为深邃,而沙漠则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片明亮,这种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人生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最后,“殷勤望残月,愁绝此宵征”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结束的夜晚的留恋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忧虑。残月象征着即将逝去的宁静与美好,而“愁绝此宵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时光的不舍,也有对未来未知的担忧。

整体而言,《早发》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清晨出发时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对自然的敏感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即目

遥程无计可停轩,暮景苍苍野色繁。

破庙半将茅补屋,秋坟多插纸为幡。

似曾见影人投碛,略不闻声鸟下原。

今夕定知何处宿,瞑天漠漠对忘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车中口占

上车多睡魔,轮喧心更寂。

清景纷相迎,好句倏难觅。

旋得亦旋忘,云烟付生灭。

转念林泉佳,应有幽人宅。

对面或相违,而况阻朝夕。

长吟招隐篇,谁识车中客。

形式: 古风

即事

野店黄茅宿雨收,夕阳帽影两悠悠。

瓦盆酒熟香初透,土壁虫寒语渐休。

小草于人有同命,远山对我各惊秋。

奋飞常恨身无翼,何事林乌亦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望霍山

汉武登封处,千岩有勒铭。

东南天首柱,风雨岳移灵。

云接苍梧白,峰盘六蓼青。

铜钟古文字,可许叩幽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