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早发》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清晨出发时的景象与心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静谧与孤独。
首句“十里背高城”,开篇即点出行进的方向和距离,高城背影渐远,预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犹闻击析声”,远处传来木柴燃烧的声音,为这宁静的早晨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也暗示着旅途中生活的简朴与艰辛。
“马嘶回鸟梦”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马匹的嘶鸣声唤醒了沉睡中的鸟儿,鸟儿的惊飞又似乎回应了马儿的叫声,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受。
“人语先鸡鸣”则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氛围,人声在鸡鸣之前响起,显示出旅途的匆忙与生活的节奏感。这一细节处理,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即将破晓的宁静与即将开始的忙碌。
“树拥千堆黑,沙浮一道明”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树木与沙漠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树木在晨光中显得更为深邃,而沙漠则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片明亮,这种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人生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最后,“殷勤望残月,愁绝此宵征”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结束的夜晚的留恋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忧虑。残月象征着即将逝去的宁静与美好,而“愁绝此宵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时光的不舍,也有对未来未知的担忧。
整体而言,《早发》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清晨出发时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对自然的敏感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