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蜀国僧吹芦一枝,陇西游客泪先垂。
至今留得新声在,却为中原人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位来自蜀国的僧人,手持芦管吹奏着旋律,而远方来的陇西游客听后已是泪流满面。诗中的“至今留得新声在”表达了这首曲子至今仍然令人怀念和感动,但遗憾的是,这种美妙的声音却为中原的人们所不知。这不仅反映了地域文化之间的隔阂,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传播的无奈和惋惜。整首诗通过对音乐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详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细芦僧管夜沈沈,越鸟巴猿寄恨吟。
吹到耳边声尽处,一条丝断碧云心。
月落江城树绕鸦,一声芦管是天涯。
分明西国人来说,赤佛堂西是汉家。
儿郎漫说转喉轻,须待情来意自生。
只是眼前丝竹和,大家声里唱新声。
十二年前边塞行,坐中无语叹歌情。
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