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钱协所作,名为《与辩才东坡道潜倡和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修行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
首句“幻泡昧空色,真梦迷黄邱”,以“幻泡”和“真梦”比喻世事无常,如同虚幻的泡影和梦境,难以把握其本质。接着“迷黄邱”则暗示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迷失方向,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困惑与迷茫。
“宦学类狂走,尔来三十秋”,诗人自述在官场与学业中奔忙,仿佛是在疯狂奔跑,时间已过去三十年,却未见成就,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反思。
“齿发非他时,岁月不我留”,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与头发不再如年轻时般茂盛,岁月无情地流逝,无法挽留,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哀叹。
“古刹插乱石,蛰龙蟠霞湫”,描绘了一幅古寺中乱石插入天空,犹如蛰伏的龙盘绕在云雾中的景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寓含着对修行与超脱的向往。
“天人大导师,驻锡今白头”,提到天人导师驻锡于寺庙,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象征着智慧与修行的积累,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与领悟。
“安住善护念,晚节非沉浮”,强调了在晚年应保持内心的安定与善良,不随波逐流,体现了对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的重视。
“昔尝同出处,未用相劣优”,回忆起曾经与友人一同经历,没有比较谁优谁劣,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权寔分二乘,股肱均九流”,借用佛教术语,表示自己与友人在修行道路上各有侧重,但都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对不同路径与方法的理解与尊重。
“今知搅搅者,讵得逍遥游”,指出现今那些忙碌纷扰的人,难以达到真正的自由与自在,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从兹许礼足,尚可治幽忧”,最后诗人希望从今以后能够放下烦恼,通过礼敬与修行来解决内心的忧愁,表达了对心灵解脱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人生、修行及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