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心泉

之子幽栖恨未深,飞泉来处有亭临。

觚悬木杪犹烦耳,易在床头且洗心。

夸士十浆须五馈,痴人一帚享千金。

箕山颍水应如故,太息巢由不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这个人隐居山林遗憾还未深,飞流而下的泉水边有个亭子临近。
高挂在树梢的酒壶声音仍扰人心,暂且放下俗事,在床头让心灵得到洗涤。
要夸奖贤士需频繁赠饮,哪怕只有一把扫帚,痴心人也会视若珍宝。
箕山颖水的隐逸生活想必依旧,但像巢父、许由那样的高洁之士已经难以寻觅。

注释

之子:这个人。
幽栖:隐居。
恨:遗憾。
未深:还未深重。
飞泉:飞流的泉水。
亭临:亭子临近。
觚:古代盛酒的器具。
悬木杪:高挂在树梢。
犹烦耳:仍然扰人心。
易:暂且。
洗心:洗涤心灵。
夸士:夸奖贤士。
十浆:大量酒浆。
五馈:频繁赠饮。
痴人:痴心的人。
一帚:一把扫帚。
千金:极高的价值。
箕山:古代隐士的象征。
如故:依旧。
太息:叹息。
巢由:巢父和许由,古代的隐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中景象,诗人通过自然之美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之子幽栖恨未深"表明诗人隐居于深山之中,对世俗的恩怨尚未深刻体会。"飞泉来处有亭临"则描写了诗人居住的地方,溪水潺潺,周围有亭台可供游憩。

"觚悬木杪犹烦耳"中,“觚”指的是古代用以冲洗衣物的工具,“木杪”是用树枝制成的扫帚,而“犹烦耳”则表明诗人对这些日常生活琐事仍然感到有些烦恼。接下来的"易在床头且洗心",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能在安静的环境中清洗自己的内心。

接着,“夸士十浆须五馈”和“痴人一帚享千金”两句,通过对比豪门与愚人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箕山颍水应如故"则是说自然景观依旧如昔日,而"太息巢由不可寻"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难以追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周遭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隐逸之士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和自我超越的情怀。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寄题竹溪平远轩

颠米含毫野处名,略安栏槛不施扃。

原田足雨陂塘白,天海无云岛屿青。

邻叟扶犁耕斥卤,行人休树濯清泠。

何时去作轩中客,并欲传公道德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寄题李尚书秀野堂一首

江上归来两鬓丝,倒囊惟剩草堂赀。

云山有态争呈献,天海无边入指麾。

怪石远从商舶至,名花多自别州移。

寄声独乐先生说,世事而今尚可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题杨?卿孝感堂

哭时闻者亦欷歔,双鹤随声下碧虚。

帝出丝纶照穹壤,官施绰楔表门闾。

今无陶侃谁能尔,古有苏耽莫是渠。

华发史儋曾载笔,尚能浓墨为君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题沙县死事祝将祠堂

淮右多良将,吾犹识祝侯。

虎生能肉食,豹死有皮留。

铁汉为挥涕,冰翁与雪雠。

标名忠义传,荣甚复何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