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郁孤台

城郭春声阔,楼台昼影迟。

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

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

倚阑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春天的城市和郊野声音辽阔,白天的楼阁倒影缓慢移动。
天空与大地仿佛被融化的雪覆盖,云彩像旗帜般从海上升起。
十年的风雨如梦,万里江湖的思绪涌上心头。
倚着栏杆向北望去,清晨的翠色湿润了朝阳。

注释

城郭:城市和郊野。
春声:春天的声音。
阔:辽阔。
楼台:楼阁。
昼影:白天的影子。
迟:缓慢。
并天:与天空相接。
浮雪界:融化的雪覆盖。
盖海:云彩遮盖大海。
出云旗:像云彩的旗帜升起。
风雨:风雨交加。
十年梦:十年的梦境。
江湖:广阔的江湖。
思:思绪。
倚阑:倚靠栏杆。
北顾:向北看。
空翠:清晨的翠绿。
湿:湿润。
朝曦:朝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城郭与自然景观交融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春光、楼影、雪界和云旗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风雨洗礼后的江湖万里和十年梦想的深沉思索。

"城郭春声阔"一句,透露出春天的气息在宽广的城郭之间流淌,而"楼台昼影迟"则描绘出阳光与楼台交织出的悠长影子。这里不仅是对视觉美景的捕捉,也暗示了时间的缓慢流逝。

"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两句,则将自然景观推向高远和壮丽,雪花如界限悬浮于天际,而云旗则似乎能够覆盖大海,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致并未能完全消弭诗人的忧思。"风雨十年梦"表明了诗人经历过长久的风雨考验,而这些岁月也只是梦幻一般。"江湖万里思"则展现了诗人心中对于广阔江湖的无尽思念。

最后两句"倚阑时北顾,空翠湿朝曦",诗人在楼阁上依栏而立,时不时地向北方回望,那份空灵的翠绿色彩在朝阳中被轻柔地濡湿,这可能是对某种美好事物或理想的怀念,也许是在表达一种淡远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写了诗人对于过去梦想的回顾与现实中的思考,以及对未来某种理想的向往。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题宣州推官厅览翠堂

都官自楚产,文采光陆离。

当年从事君,如与山川期。

岁月忽巳遒,天球落尘土。

岂曰无嘉宾,过者不我顾。

谁令赤城子,发坎出方珉。

灵物必复见,其见乃以人。

回视城南端,飞甍俯苍茜。

物理有屈伸,流峙岂云变。

寥寥南楼月,至今有遐音。

千年一邂逅,共调风中琴。

亦欲结方轨,揽茝事幽寻。

行行且言迈,踟蹰思何深。

形式: 古风

题宣州叠嶂楼

初日照高楼,轻烟在疏树。

峨峨远岫出,泯泯清江去。

檐隙委残籀,屋隅连宿莽。

荟蔚互低昂,熹微分散聚。

城郭谅非昔,山川俨如故。

童鬒已零落,姝颜慰迟莫。

沈沈澹忘归,欲归重回顾。

形式: 古风

题钟圣举积学斋

东家筑黄金,西家列珊瑚。

叹此草露晞,良时聊斯须。

古人重孜孜,殖学乃菑畬。

彼美不琢雕,椟中竟何如。

空同白云深,君子式其庐。

棐几照初阳,垂签动凉嘘。

方寸起岑楼,一勺生龙鱼。

辰乎曷来迟,竞诸复竞诸。

形式: 古风

题高君宝绀泉

渟渟岩下泓,澄碧落梧影。

寒瑶披清飙,残月照濎濙。

俯渊测浮云,流日荡苕颖。

向来沧浪歌,孺子不可诇。

载沾衣上尘,怀古意深永。

招招素心人,相期发深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