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州叠嶂楼

初日照高楼,轻烟在疏树。

峨峨远岫出,泯泯清江去。

檐隙委残籀,屋隅连宿莽。

荟蔚互低昂,熹微分散聚。

城郭谅非昔,山川俨如故。

童鬒已零落,姝颜慰迟莫。

沈沈澹忘归,欲归重回顾。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阳光照耀高耸的楼阁,稀疏的树上轻烟缭绕。
远处的山峦峻峭,清澈的江水静静流去。
屋檐下积聚着残缺的古篆文字,屋角连接着丛生的杂草。
光影交错,忽明忽暗,时而分散,时而聚合。
城市风貌虽已改变,山水景色依然如故。
年轻的黑发已渐稀落,美丽的容颜也难以留住。
深深的思绪沉浸其中,忘记回家,回头再看一眼。

注释

初日:清晨的太阳。
高楼:高大的楼阁。
轻烟:淡淡的烟雾。
疏树:稀疏的树木。
峨峨:峻峭的样子。
远岫:远处的山峰。
泯泯:平静的样子。
清江:清澈的江水。
檐隙:屋檐下的缝隙。
残籀:残破的古篆文字。
屋隅:屋角。
宿莽:杂草。
荟蔚:光影交错。
低昂:起伏变化。
熹微:微弱的光线。
分散聚:时而分散,时而聚集。
城郭:城市。
昔:过去。
山川俨如故:山水景色依旧。
童鬒:年轻的黑发。
零落:稀疏。
姝颜:美丽的容颜。
迟莫:难以留住。
沈沈:深深的。
澹忘归:忘记回家。
重回顾:回头再看一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诗人通过对初日照射高楼、轻烟缭绕疏树的描述,展现了宣州叠嶂楼的秀丽风光。"峨峨远岫出"和"泯泯清江去"则是山川的壮观与江水的流淌,给人以深远之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生活环境的描绘,如"檐隙委残籀"、"屋隅连宿莽",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态的变化。"荟蔚互低昂"、"熹微分散聚"则是对草木生长状态的细致观察,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感。

最后,"城郭谅非昔"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而"山川俨如故"则显露出诗人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童鬓已零落"和"姝颜慰迟莫"透露了诗人的哀愁,可能是因为时光易逝或个人的青春不再。而"沈沈澹忘归"则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欲归重回顾"则是深沉的眷恋和复杂的情感交织。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深沉的怀旧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题钟圣举积学斋

东家筑黄金,西家列珊瑚。

叹此草露晞,良时聊斯须。

古人重孜孜,殖学乃菑畬。

彼美不琢雕,椟中竟何如。

空同白云深,君子式其庐。

棐几照初阳,垂签动凉嘘。

方寸起岑楼,一勺生龙鱼。

辰乎曷来迟,竞诸复竞诸。

形式: 古风

题高君宝绀泉

渟渟岩下泓,澄碧落梧影。

寒瑶披清飙,残月照濎濙。

俯渊测浮云,流日荡苕颖。

向来沧浪歌,孺子不可诇。

载沾衣上尘,怀古意深永。

招招素心人,相期发深省。

形式: 古风

题梅尉诗轴

乃翁圣俞君,瑰辞灿琳琅。

吾乡欧阳子,逸韵谐宫商。

人物雄中原,园囿盛洛阳。

醲郁追皇风,诡怪抑晚唐。

云仍四方志,生长百战场。

忧国杜少陵,感兴陈子昂。

我亦青原人,君遗明月光。

掩卷不能和,握手谈肝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曾氏连理木

皇后嘉树生僪佹,四衢五衢合一轨。

德泽纯洽八方一,乘木而王固如此。

大明香琴橘,贞观玉华李。

一时图传传奇观,荣华过眼转九易。

惟有武城宅前树,不知何年已连理。

从来县官不以闻,武城子孙世专美。

人言协气薰嘉生,此家孝友陶协气。

朱门多少锁乔木,百年瞬息滋一喟。

焉得鼎鼎为轮囷,受命不迁相曾氏。

传闻此木更八世,方遇麻阳大夫记。

麻阳又几年,却入青螺地舆志。

比来彻当路,表名连瑞里。

有日捧图上,嘉禾灵草共青史。

物生隐显殆有时,展如之人亦应尔。

楩楠杞梓离奇生继此,庐陵城北不止称三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