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上巳后二日洗钵池汎舟即事同亦史山涛赋

蜻蛉小泊断桥东,人在橹声中。

水面残霞飞不定,春波静、暝翠玲珑。

夹岸缃桃斑竹,半船淡月微风。

纱窗尽摘簟纹融,心事暗惺忪。

小拂丝杨人语细,春衫碧、恰似新桐。

可惜小浯溪上,明朝更与谁同。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鉴赏

这首《风入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游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蜻蛉小泊断桥东”,蜻蜓轻巧地停歇在断桥之侧,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时间——春天。接着,“人在橹声中”一句,将读者的视线从空中拉回水面,橹声悠扬,仿佛是春日里最动听的乐章,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水面残霞飞不定,春波静、暝翠玲珑。”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与远处的山色相映成趣,波光粼粼,翠绿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格外生动。这一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春日傍晚的美丽景象。

“夹岸缃桃斑竹,半船淡月微风。”桃花与斑竹沿河两岸交错生长,月色朦胧,微风吹过,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诗意。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纱窗尽摘簟纹融,心事暗惺忪。”诗人坐在船上,透过纱窗,看到簟纹融于月色之中,内心不禁生出一丝淡淡的忧愁。这一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小拂丝杨人语细,春衫碧、恰似新桐。”微风吹动着柳丝,人们轻声交谈,春衫的颜色与新桐相似,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这一细节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青春与美好的眷恋。

最后,“可惜小浯溪上,明朝更与谁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留恋。整个画面在宁静中蕴含着淡淡的哀愁,让人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风入松》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江南春游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咏橘

水濛濛,烟袅袅,红遍江南树。

小陆怀中,数颗偏怜汝。

笑他梅子心酸,莲儿心苦,都让尔、甘芳如许。

憎悽楚。记得解橘春纤,指冷偎人处。

一别吴娘,往事浑无据。

自从那日传柑,几番元夜,总则是、泪珠如雨。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红林檎近.咏佛手柑

芳树来瓯越,名同吴下柑。

风调轶橙橘,芳华擅闺襜。

玉人夜凉酒醒,怪底薰透红衫。

此际宝鸭休添,香气十分沾。

月底偏濯濯,枕畔故掺掺。

佳人笑说,雪山花瓣曾拈。

自尘情未断,佛犹如此,合掌长思伴玉纤。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

蓦山溪.天穿节次葛鲁卿韵

晓寒侧侧,绣户凉如水。

灯市火初收,不十日、春喧北里。

都城士女,结队踏天穿,珠络鼓,画楼旗,漾在东风里。

江南词客,生长烟花地。

可惜是秾春,最难忘、梦华遗事。

倚阑怊怅,暗里忆当年,新雨后,板桥西,那处人家醉。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蕙兰芳引.咏木瓜花

绿水人家,有一树、垂垂红雪。

瘦影亚雕阑,啼尽春禽百舌。

玉娥睡醒,问何处、麝兰偷泄。

恰侍儿报道,枝上名花才结。

记得良人,曾经渍粉,去秋时节。

叹虽有好香,不比此香清绝。那知花朵,一般芳冽。

爱清芬、莫对傍人轻说。

形式: 词牌: 蕙兰芳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