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突兀承苍汉,空蒙生紫烟。
登临飞鸟上,望到夕阳边。
气接云林洞,光涵月涧泉。
香炉峰下景,同此类超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自然景观。诗人以“突兀承苍汉,空蒙生紫烟”开篇,将紫烟台的雄伟与神秘之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登临飞鸟上,望到夕阳边”,通过登高远眺的视角,展现了紫烟台的广阔视野和时间的流转之美。随后,“气接云林洞,光涵月涧泉”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紫烟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云雾、林洞、月光、泉水交织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最后,“香炉峰下景,同此类超然”收尾,不仅点明了与香炉峰相似的超凡脱俗之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宁静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不详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墨气浓侵辨,虫痕细绕边。
自因当膝破,无复可人悬。
竹污消遗简,芸香落断编。
茶搜并日晒,莫笑腹便便。
生孩寻失父,成葬荷尧夫。
天启三公地,人嗟五父衢。
西原乔梓合,北陇凤鸾孤。
想见焚黄日,还应哭幼雏。
树色逢秋淡,山光薄暮佳。
吟看风堕叶,坐觉水生花。
野景周遭在,幽情一倍加。
日斜人不见,惟有过林鸦。
松柏连崖岫,轩窗匝薜萝。
门临苍玉案,人在绿云窝。
路入三茅洞,行经七叶坡。
日斜天宇净,空碧罩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