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相公东府偶成

承华往岁幸踌躇,风月清谈接绪馀。

并辔趁朝今已老,连墙得屋喜如初。

诛茅我梦江皋地,浇薤公思洛水渠。

敛退故应容拙者,先营环堵祭牢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和吴相公东府偶成》。王安石在诗中通过回忆往事,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和生活的珍视之情。

“承华往岁幸踌躇,风月清谈接绪馀。”这里的“承华”指的是承受着华丽的往昔时光,“踌躇”表示怀念,而“风月清谈”则是形容当时与友人之间纯洁无暇的交流。诗人通过这些字眼,传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惜。

“并辔趁朝今已老,连墙得屋喜如初。”这两句诗表明尽管岁月流逝,自己已经步入老年,但内心对于友情和生活的热爱依旧如昔日一般。这里的“并辔”指的是并驾驭马,“趁朝”则意味着匆忙追随时光的脚步,表达了时间飞逝的感慨。

“诛茅我梦江皋地,浇薤公思洛水渠。”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深厚情感。“诛茅”指的是割草,“江皋地”则是江边的土地,而“浇薤”即浇灌菜地之意,通过这些生动的景象,王安石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敛退故应容拙者,先营环堵祭牢蔬。”诗人提到“敛退”即收敛心神,“容拙”则是指接纳平凡之物或人的意思,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接受。而“先营环堵祭牢蔬”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传统节庆活动的尊重与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往昔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自然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珍视和追求。王安石在诗中展现了他对生活深刻的情感以及对过往美好的怀念。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和吴御史临淮感事

栅锁城扉晓一开,柂牙车轴转成雷。

黄尘欲碍龟山出,白浪空分汴水来。

澄观有材邀昧陋,霁云无力报奸回。

骚人此日追前事,悲气随风动管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宋太博服除还朝简诸朋旧

呼门初起外廷臣,秀气棱棱动搢绅。

谈论坐来能慰我,篇章传出亦惊人。

生刍一束他年阙,伐木相求此地新。

便欲与君同乐处,穷通馀事不关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杨乐道见寄

宅带园林五亩馀,萧条还似茂陵居。

杀青满架书新缮,生白当窗室久虚。

孤学自难窥奥密,重言犹得慰空疏。

相思每欲投诗社,只待春蒲叶又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舍弟舟上示沈道源

还装欲尽喜舟轻,更喜嘉宾伴此行。

野饮不忘鱼可钓,旅羹何惜雁能鸣。

西山壮马先归牧,南穴残枭欲就烹。

忧国自多廊庙宰,与君诗酒尽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