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乐道见寄

宅带园林五亩馀,萧条还似茂陵居。

杀青满架书新缮,生白当窗室久虚。

孤学自难窥奥密,重言犹得慰空疏。

相思每欲投诗社,只待春蒲叶又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我的住宅周围有大片园林,大约五亩多地,显得有些荒凉,就像汉代茂陵的旧居。
书架上堆满了刚修补好的书籍,窗户边长久以来都空荡无人。
我独自研究学问,难以深入理解深奥的知识,但重读经典还能稍稍安慰我的孤独。
时常想念朋友们,想要加入诗社交流,只是期待春天芦苇叶又长出,那时再提笔写诗。

注释

宅:住宅。
园林:花园。
五亩馀:大约五亩多地。
萧条:荒凉。
茂陵居:像汉代茂陵的旧居。
杀青:书籍修补。
新缮:刚修补好。
生白:空荡无人。
室:窗户边。
孤学:独自研究的学问。
奥密:深奥的知识。
重言:重读经典。
空疏:孤独。
相思:思念。
投诗社:加入诗社。
春蒲叶:春天的芦苇叶。
又书:再写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场景,通过对园林、书架、窗室的细腻描写,展现出诗人宅居自得、学习不息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远,充满了对知识和友情的向往。

"宅带园林五亩馀,萧条还似茂陵居。"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住宅周围有着五亩左右的园林,这个环境虽然有些荒凉,但给人一种超脱世俗、隐逸深山的感觉。

"杀青满架书新缮,生白当窗室久虚。" 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渴望,书架上堆积着新整理过的书籍,而窗前却是一片空旷,似乎在等待更多知识的光临。

"孤学自难窥奥密,重言犹得慰空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学习上的困境和对友人的思念,即便是独自一人钻研,也难以触摸到知识的深处,但通过反复吟诵前人的佳言,却能得到一些慰藉。

"相思每欲投诗社,只待春蒲叶又书。"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友情和文学交流的渴望,每当想起远方的朋友,就想要加入诗社一起吟咏作词,但还需要等待到春天蒲公英的叶子再次飘落时,才能实现这个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学习生活和友情思念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学问与情感交流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和舍弟舟上示沈道源

还装欲尽喜舟轻,更喜嘉宾伴此行。

野饮不忘鱼可钓,旅羹何惜雁能鸣。

西山壮马先归牧,南穴残枭欲就烹。

忧国自多廊庙宰,与君诗酒尽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陵怀古二首(其一)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祖仁晚过集禧观

妍暖聊随马首东,春衫犹未著方空。

烟霞送色归瑶水,山木分香绕阆风。

壮发已输尘外绿,衰颜漫到酒边红。

日斜归去人间世,却记前游似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唐公舍人访净因

西城方外士,传法自南华。

高蹈玩一世,旁通兼数家。

来游仁者静,传咏正而葩。

乘兴何时再,还能托后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