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乐(其二)代人作别后曲

记瞢腾,浓睡里,一片行云。未多时、梦破云惊。

听辘轳,声断也,井底银瓶。

不如罗带,等闲便、结得同心。

系画船,杨柳岸,晓月亭亭。记阳关、断韵残声。

被西风,吹玉枕,酒魄还清。

有些言语,独自个、说与谁应。

形式: 词牌: 于飞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毛滂的作品,名为《于飞乐·其二》。诗中通过对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怀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记瞢腾,浓睡里,一片行云。”此句以梦为开端,梦中天空飞行着一片云彩,给人以幻想和遁世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描写,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种逃避心理。

“未多时、梦破云惊。”梦境总是短暂而脆弱,不久便被打破,云也随之散去,这里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无常和易逝性。

“听辘轳,声断也,井底银瓶。”诗人在梦醒后,听到车轮的声音,以及远处传来的银瓶落井的声音,这两种声音都显得那么遥远而又清晰。这里可能是在描绘心中所剩的只有回忆和孤独。

“不如罗带,等闲便、结得同心。”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或爱情的珍视,比起简单的罗带束缚,更愿意选择那份悠长而深厚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是需要时间去培养和等待的。

“系画船,杨柳岸,晓月亭亭。”这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一条系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的小船,在清晨的月光下,静静地停靠着。这种景象常常与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联系。

“记阳关、断韵残声。”阳关曲是古代送别时常唱的歌曲,这里提及它,是在表达离别之情和对过往美好的回忆。

“被西风,吹玉枕,酒魄还清。”西风轻拂着诗人的枕头,那份醉意犹存,而心中的忧愁却依旧清醒。这可能是在用自然景物来比喻内心的孤独和无法释怀。

“有些言语,独自个、说与谁应。”最后一句,是对那些无处安放的话语的一种表达。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寂寞感,似乎是在问自己,那些话该对谁说,或者是不是只有自己才能理解。

整首词通过梦境、声音、自然景物以及内心独白等多种元素的运用,营造出一幅生动而又带有深意的情景画卷。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离别之痛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于飞乐(其三)别筵赠歌妓姊妹

并梅兄,双蝶子,烟缕衫轻。凤凰钗、缭绕香云。

淡梳妆,□得恁,雪腻酥匀。

揉春捻就,更是他、花与精神。

黛尖低、桃萼破,微笑轻颦。早做成、役梦劳魂。

好风前,佳月下,莫忘行人。

扁舟去也,没个事、多样离情。

形式: 词牌: 于飞乐

小重山(其三)春雪小醉

门外东风糁玉尘。曲房花气蔼,博山春。

小槽珠滴桂椒芬。梅蕊绽,谁共醉中闻。

睡起静无人。曲屏横远翠,锦为邻。

十年旧事梦如新。红蕤枕,犹暖楚峰云。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其一)宴太守张公内翰作

碧瓦朱甍紫翠深。玻璃屏障里,锦为城。

子胥英爽海涛横。玉堂人,于此劝春耕。

五月政当成。岩廊将去路,肯留行。

江山雄胜为公倾。公惜醉,风月若为情。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其二)立春日欲雪

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

东郊寒色尚徘徊。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

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形式: 词牌: 小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