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吴江(其二)

小邑萧条兵火馀,狐狸入市自相呼。

茅墙竹户斜阳里,十室生涯久已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后荒凉破败的景象。诗人以“小邑萧条兵火馀”开篇,点明了地点和背景——一座遭受战火洗礼的小城,满目疮痍,一片萧条。接着,“狐狸入市自相呼”,狐狸在市中相互呼唤,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战后人烟稀少、动物肆意的情形,暗示了人类生活的极度匮乏。

“茅墙竹户斜阳里,十室生涯久已无。”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夕阳下,仅存的几户人家,用茅草和竹子搭建的简陋房屋显得格外孤独。这不仅是对物质条件的描述,也是对人们生活状态的深刻揭示,暗示着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精神上的创伤和绝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后社会的凋敝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316)

沈与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其一)

宦学差池已倦游,一犁真欲老西畴。

天公为作丰年信,更喜将军入蔡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其二)

遥想燕山落大花,更堪直北渡龙沙。

六师挟纩怀轻煖,取日谁能反翠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方允迪隐鸬鹚谷江子我子之刘希颜行简皆往依焉为此诗寄赠

脱叶惊飞海角秋,君王虚伫急良筹。

列仙山泽底无用,孺子沧浪渠不忧。

百鸷可能如一鹗,二江知复带双流。

渺然相望暮云碧,兀坐蒲团搔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八月十七日扁舟渡钱塘江(其一)

一言初欲寤明君,去矣终缘丞相嗔。

凫雁江湖真我辈,龙蛇山泽定何人。

市中未识冯延寿,门外已呼祁孔宾。

尚有忧时心未歇,西风吹泪湿纶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