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其一)

南向虔中去,缘江细路斜。

虫丝悬古树,鸟迹印晴沙。

山背云移石,林根露泫花。

眼前秋色好,幽兴在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南行归赣时沿途的自然景色。首句"南向虔中去"交代了行进的方向,接下来的"缘江细路斜"则写出沿着江边蜿蜒曲折的小路前行的画面。

"虫丝悬古树"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路边古树上挂着的蛛丝,显示出古老与生机的交织,"鸟迹印晴沙"则通过鸟儿在晴朗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增添了动感和自然的韵律。这两句展现了宁静而生动的野外景象。

"山背云移石"描绘了山峦背后飘动的云彩映衬着石头,富有动态美,"林根露泫花"则写出了树林深处,花朵在晨露中悄然绽放,透出一丝清新和静谧。

最后两句"眼前秋色好,幽兴在烟霞"是对整个旅程的总结,诗人赞赏眼前的秋景如画,心中充满悠然的意趣,沉浸在这如诗如画的烟霞之中。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江南行旅图,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闲适之情。

收录诗词(672)

郭谏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其二)

飞盖行山径,穿松过野桥。

雾连江树暝,天接岭云遥。

过客多随伴,居民半是樵。

前行无传舍,借榻度今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其三)

雨足山田稔,秋高涧水清。

路从云外绕,人在瘴中行。

野草齐腰长,幽花照眼明。

劳劳苦行役,端只为虚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晚过乌兜宿郭秀才家

晚过乌兜里,时逢难弟兄。

茶烟秋院寂,灯火夜堂清。

缓带移时坐,开樽待月明。

来朝人别后,门掩读书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蚤起

五更鸡唱酒初醒,桂影横阶月满庭。

门外砧敲秋露冷,堂前烛吐夜烟青。

林含爽气生灵籁,山接长河见落星。

宦海茫茫无定所,自怜踪迹类飘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