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白鹇篇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

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

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

著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

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

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形式: 古风

翻译

老朋友送我珍贵的绿绮琴,还附带赠送了一只白鹇鸟。
这琴由峄山的桐木所制,而这鸟来自吴溪的自然环境中。
我的心境如同松石间的清霞,弹奏这幽静的琴弦便无法停歇。
我的心胸广阔如河海,云朵低垂,独自怜爱这珍稀的禽鸟。
傍晚时分,我从麒麟阁著书完毕归来,孩子们天真骄纵地在门口嬉戏。
人们说物性不可违背,白鹇因愁思和思慕而频繁梳理它的羽毛。
我把玉质琴徽锁在盒中作为纪念,打开笼子让那六翮齐展的鸟儿自由飞翔。

注释

故人:老朋友。
绿绮琴:古琴名,常用来形容琴音优美。
白鹇鸟:一种白色的雉类,象征高洁。
峄山:山名,代指优质桐木的产地。
吴溪:泛指江南水乡,代表鸟的来源地。
松石清霞:形容高洁、清雅的环境或心境。
幽弦:指古琴的弦,这里特指绿绮琴的弦声。
河海白云垂:比喻心胸开阔,意境深远。
珍禽:珍贵的鸟类,这里指白鹇。
麒麟阁:古代藏书或表彰功臣的地方,这里指作者工作或著书之处。
幼稚:小孩子,这里指作者的子女或家人。
物性:事物的本性,这里指白鹇渴望自由的天性。
刷毛衣:鸟儿整理羽毛的动作,表达愁绪或准备飞翔。
玉徽:琴上的玉制装饰,也指琴。
六翮:鸟的翅膀,这里特指白鹇强健的羽翼,能助其高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收到故人赠送的绿绮琴和白鹇鸟的情景。琴来自峄山的优质桐木,鸟则来源于吴溪之中,显示了礼物的珍贵与特意。诗人心境如同松石清霞,悠然自得地在幽静的弦音中流连忘返。

接下来,诗人的心如河海般宽广,白云缭绕,但又对这只珍禽生出惆怅之情,只能自知。诗人在晚间于麒麟阁著书,回忆起年幼时的骄傲与痴迷,以及期待门前乐音的日子。

然后,诗人谈到物性不可违背,感慨白鹇鸟对主人愁思慕恋之情,甚至它会拂去羽毛上的尘埃。最后,诗人关闭琴匣,将玉制的琴徽留作纪念,放开笼门任由这只六翮(指美丽的羽翼)白鹇自由飞翔。

整首诗流露出对友情、艺术和生命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对自然界生灵的爱惜与尊重。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明河篇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

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形式: 古风

玩郡斋海榴

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

野禽宵未啭,山蜚昼仍眠。

目兹海榴发,列映岩楹前。

熠爚禦风静,葳蕤含景鲜。

清晨绿堪佩,亭午丹欲然。

昔忝金闺籍,尝见玉池莲。

未若宗族地,更逢荣耀全。

南金虽自贵,贺赏讵能迁。

抚躬万里绝,岂染一朝妍。

徒缘滞遐郡,常是惜流年。

越俗鄙章甫,扪心空自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茅斋读书

清轩临夕池,微径入寒树。

暝还探旧史,颇知古人趣。

明一诱道心,吹万成世务。

猎精自补阙,安能守章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雨从箕山来

雨从箕山来,倏与飘风度。

晴明西峰日,绿缛南溪树。

此时客精庐,幸蒙真僧顾。

深入清净理,妙断往来趣。

意得两契如,言尽共忘喻。

观花寂不动,闻鸟悬可悟。

向夕闻天香,淹留不能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