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俊所作的《借庵次韵为少宗伯白楼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借宿于东华旧短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烟雨中的环境与心境。
首句“写易东华旧短庵”,点明地点,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和宁静的氛围。接着“假眠烟雨续玄谈”,描绘了诗人借宿时在烟雨中沉思、继续深奥对话的情景,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人弓人得此何计”一句,以“人弓”比喻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公姓公留住不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自我、不因外界而改变的决心,体现了其人格的高洁。
后半部分“药圃花晴疏复密,柳渠风细北还南”,描绘了药圃中花开花落、柳渠中风吹柳摆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流转。“纳来万有均成寄,直下相仍且驻骖”,则是诗人对宇宙万物的包容与理解,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其深邃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独到见解,以及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