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仁叔解组东归

万里来官蜀锦城,西南籍籍饮清名。

幕中议论谁为敌,天下交游我与盟。

圣处工夫须自得,明时事业只安行。

草堂拟作终焉计,便翼飞来总寄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从万里之外来到蜀锦城,名声在此地西南广泛流传。
在幕府中,无人能与我论辩,天下朋友,我与他们结盟共事。
在圣明的时代,个人修为要靠自己获得,而在太平时期,只需安心做事。
我计划在这里长久居住,期待朋友们能随时飞来,我会传达我的消息。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
蜀锦城:蜀地的繁华城市,这里指成都。
西南:方位词,指四川地区。
籍籍:形容名声显著。
幕中:指幕府或朝廷内部。
议论:讨论,辩论。
谁为敌:谁能成为对手。
盟:结盟,联盟。
圣处:指圣明之处,比喻最高境界。
工夫:修炼,修养。
自得:自己领悟,自我成就。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事业:指所从事的工作或事业。
安行:安心行事,稳健前进。
草堂:诗人杜甫在成都的居所。
终焉计:长期居住的打算。
便翼:像鸟儿的翅膀,比喻快速。
总寄声:总是传递信息,告知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度正为好友许仁叔解职东归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祝福。首句“万里来官蜀锦城”,描绘了许仁叔从远方来到繁华的成都任职的情景,蜀锦城象征着繁华与文化。次句“西南籍籍饮清名”则赞美他在西南地区因清廉公正而享有盛誉。

“幕中议论谁为敌”赞扬许仁叔的才智和口才,无人能及,他在幕府中的见解无人能敌。接下来,“天下交游我与盟”表达了诗人与许仁叔深厚的友情,他们一同结交天下贤士,共享声名。

“圣处工夫须自得”暗示许仁叔在道德修养上已达高境,而“明时事业只安行”则鼓励他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安心从事自己的事业。最后两句,“草堂拟作终焉计,便翼飞来总寄声”,诗人希望许仁叔能在退隐的草堂中过上理想的生活,并期待他随时分享近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友情的送别诗,既赞美了许仁叔的才华和品行,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153)

度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别罗坚文(其二)

重违直谅友,失入斗筲群。

眇眇初晴日,濛濛欲暮云。

已荒三径菊,无奈万家薰。

莫厌山中恶,山中妙莫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张西和南归

长记春风拂拂吹,乌奴江上濯涟漪。

便论槃叟心传日,更及南翁指授时。

戎貊也应知姓字,亲朋未必记芝眉。

公朝有意开皇极,不用溪头理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张季修归简州兼简伯修

屈子文章似六经,缙云重与振遗音。

一门秀出金闺彦,三峡光摇玉宇参。

挟册夙潜心学海,挥毫今独步儒林。

横飞脱去科场累,更去骚人向上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李左之制干东归探韵得今字

万卷胸中贮古今,西游蜀道手扪参。

宝彝残刻窥心画,清庙遗音振学林。

雅行琼瑰殊慰我,每陪樽俎定论心。

飘飘衣袂青云去,伫立东风听惠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