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遣怀十首(其四)

好景时牵目,茅斋兴有馀。

远山经雨后,庭树得秋初。

道侣怜栽药,高人笑养鱼。

优游随本性,甘被弃慵疏。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美景当前令人瞩目,茅草小屋中我兴致勃勃。
雨后的远山更加清晰,庭院树木仿佛刚入秋意。
修行的朋友喜爱种药,高雅之人笑对养鱼的生活。
我悠然自得,随心所欲,甘愿被闲置,享受懒散时光。

注释

牵目:引人注目。
茅斋:简陋的小屋。
兴有馀:兴致盎然。
经雨后:经过雨水洗涤。
得秋初:初显秋意。
道侣:修行伙伴。
怜栽药:怜爱种植草药。
高人:品德高尚的人。
笑养鱼:笑对养鱼生活。
优游:悠闲自在。
本性:天性。
甘被弃慵疏:甘愿被忽视,享受懒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自然中的宁静生活和心境。"好景时牵目"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风景的喜爱与留恋,"茅斋兴有馀"则是说他的草堂中总有一些余暇之事,这里的"馀"字传递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情趣。

"远山经雨后"和"庭树得秋初"共同描绘了一个景象,远处的山脉在细雨过后的清新气息中显现出迷人的色彩,而近旁的庭院里的树木则刚刚迎来秋天的气息。这里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转换季节的精妙瞬间。

"道侣怜栽药"和"高人笑养鱼"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和他的志趣所向。他与道侣(道教修行者)一样,珍视那些能滋养身心的草药;而他也像高人(隐士)那样,以种种手段养育着自己的灵魂,如同笑看自己养鱼一般。

"优游随本性"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不加强迫地随着天性的指引去生活。最后,"甘被弃慵疏"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即便是被世俗所遗忘和忽略,他也感到一种安逸和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与之互动的情形,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他超脱尘世、回归本真的追求。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闲居遣怀十首(其五)

永日厨烟绝,何曾暂废吟。

闲时随思缉,小酒恣情斟。

看月嫌松密,垂纶爱水深。

世间多少事,无事可关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闲居遣怀十首(其六)

一生能几日,愁恨也无端。

遇酒酕醄饮,逢花烂熳看。

青云非失路,白发未相干。

以此多携解,将心但自宽。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闲居遣怀十首(其七)

万事徒纷扰,难关枕上身。

朗吟销白日,沈醉度青春。

演步怜山近,闲眠厌客频。

市朝曾不到,长免满衣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闲居遣怀十首(其八)

野性多疏惰,幽栖更称情。

独行看影笑,闲坐弄琴声。

懒拜腰肢硬,慵趋礼乐生。

业文随日遣,不是为求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