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冈回岭转翠相重,觅语酬山未了工。
却恐前生是摩结,此身今落花图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岭风光,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开头两句“冈回岭转翠相重,觅语酬山未了工”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层峦叠嶂、绿意盎然的山势,诗人似乎在与大自然进行着对话,但又感到语言不足以表达心中所感。
第三句“却恐前生是摩结”则引出了一个哲学性的思考,诗人怀疑自己可能与这座山岭有着宿世的情缘,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超越了现实世界,让人不禁沉思生命的轮回与宿命。
最后一句“此身今落花图中”则是诗人对现实处境的一种自嘲。在这片繁花之中,自己不过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物件。这里的“花图”,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花朵,也可以比喻世间纷杂复杂的情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岭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宿命以及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等哲学主题的深刻思考。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面熟前山小髻螺,綵衣竹马旧经过。
回头四十年中事,清泪空如白发多。
驾潮风急浪翻矶,舟子操舟不自持。
若使畏涂知勇退,世间何处更乘危。
云际扪萝倚蔚蓝,圣屏北面憩禅庵。
万年龟化厓间石,勺水龙藏树底潭。
倒看溟波涵返照,遥临吴峤带晴岚。
振衣自爱登千仞,不独烟霞最所耽。
抱石寒泉涌帝青,净涵窟宅驻鲵鲸。
谁知润物功无尽,只见岩腰鉴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