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晨炊未登盘,饥肠已戚戚。
欲问堂上人,先闻发叹息。
苟念一饷饥,况艰终岁食。
茫茫九州间,几人悲罄室。
吾欲呼天工,驱雷驾云龙。
十日一风雨,五谷年常丰。
佩刀化为农,孙哺百岁翁。
完助阴阳功,不顾吾盘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贫困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愿景的渴望。开篇便以“晨炊未登盘,饥肠已戚戚”形象地表达了早晨尚未用餐,肚子已经因饥饿而绞痛,这种生理上的不适,反映出诗人生活的贫困。
接着,“欲问堂上人,先闻发叹息”显示了对家中长辈的关心,但甚至连话语都充满了叹息,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沉重的心情。这两句通过内心活动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苟念一饷饥,况艰终岁食”表明诗人对一餐饭的珍惜,以及对于长久以来都在忍受食不果腹的艰辛生活的感慨。这里,“饷”指的是粮食,“况”字用以表示转折,强调了诗人的同情之心。
“茫茫九州间,几人悲罄室”则是对广大天地中,像自己这样处境的人数的感慨。“罄室”指的是贫困的小屋,这里的“几人”暗示着这种生活并非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下半首诗转向了对理想状态的憧憬和渴望,“吾欲呼天工,驱雷驾云龙”表达了诗人想要像神话中的英雄一样,能够掌控自然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里,“呼天工”、“驱雷驾云龙”都是夸张的手法,用来强调诗人的愿景。
“十日一风雨,五谷年常丰”是对农业美好状态的描绘,一种理想中的农业社会,每隔十天就会有适时的风雨,五谷因此能够年年丰收。这种描述充满了对自然恩赐和物产丰饶的向往。
“佩刀化为农,孙哺百岁翁”则是诗人希望武力可以转换为农业生产的能力,让自己能像老翁一样,安享晚年。这两句中,“孙哺”即是子孙满堂之意,而“百岁翁”则是对长寿、幸福生活的向往。
最后,“完助阴阳功,不顾吾盘空”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完成自己对于天地自然规律的贡献,即使自己的盘中食物已经所剩无几。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挑战,更是对宇宙秩序的一种敬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美好未来愿景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改变个人命运和社会状况的强烈渴望。
不详
沙虚路傍泉,江通石上井。
泉挹浅沙黄,井汲深江冷。
六月火云生,旱乌炎午影。
烦心欲清涤,呼儿问修绠。
应龙出重渊,矫矫升天行。
奋迅弥宇宙,雨施品物形。
收藏入无间,吻合元气冥。
神变不可测,乃知至阳精。
圣人鍊阴魄,调御元功成。
乘时万类睹,廓然日月明。
体用符龙变,潜跃惟时亨。
颜伏德方求,舜见位已升。
西陵大火流,南融已颓征。
凉风拂庭树,槭槭起秋声。
遥夜抱膝坐,耿耿河汉明。
岂无尊中酒,非君谁与倾。
流水会大壑,层岑出遥林。
结茅穷窈窱,细路下嵚崟。
风露浩满野,默坐掩孤衾。
孤衾无与写,秋色日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