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三首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蓼花红艳繁簇,芦叶衰黄零乱,夜深了,白露刚刚降下来。秋高云淡,境界空阔,楚江一片清澈。一个人乘着孤单的小船,优哉游哉地驶过烟雾迷离的沙岸小洲。垂钓江中,悬着细钩的丝线,慢慢地从水中拉起,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牵动起来了。
当小船行在水上的时候,不时地吹着横笛,有清风明月相伴,已忘却了人与自然的区别。任凭人家笑我如泛梗飘萍的生涯。酒刚喝过不妨醉卧,世间的烦劳之事,虽有耳朵又何必去听?秋江风静,水波不兴,尽管太阳高高升起,我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
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又有“满庭霜”“锁阳台”等别名。
红蓼:草名。
蓼的一种。
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
玉露初零:白露开始下降。
玉露,指秋露。
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在农历初秋上旬,此指“白露”前后。
霁天:晴朗的天空。
楚江:楚境内的长江。
烟渚:雾气笼罩的洲渚。
皓月:犹明月。
忘形:不拘形迹。
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体。
生涯:生活。
泛梗飘萍:喻生活漂泊不定。
尘劳事:佛家语。
谓扰乱身心的俗事。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江上的宁静画面。"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江边的秋色,红白相间的蓼花和纷飞的黄芦叶构成鲜明对比。"夜深玉露初零",点明时间已晚,露水开始凝结,增添了清凉之意。

"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雨后天晴,天空开阔,江面清澈,云淡风轻,意境悠远。词人独自驾着小艇,"独棹孤篷",在烟雾弥漫的洲渚和沙滩上缓缓行进,显得孤独而自由。

"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垂钓的画面富有诗意,细长的鱼钩轻轻提起,仿佛连同满潭星光一同被牵引,暗示了词人心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欣赏。

接下来,词人吹起短笛,与清风皓月相伴,忘却世俗烦恼,任由他人笑其漂泊不定的生活。他选择沉浸于酒中,醉卧舟头,对外界纷扰充耳不闻,只享受这份江上闲适。

最后,"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描绘出一个慵懒的早晨,江风平静,阳光渐高,词人酒意微醒,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时光。整首词以景抒情,展现了词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三首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其三)咏茶

雅燕飞觞,清谈挥座,使君高会群贤。

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窗外炉烟似动,开瓶试、一品香泉。

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娇鬟。

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阑。

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

频相顾,馀欢未尽,欲去且流连。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虞美人.三首(其二)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三首(其三)

行行信马横塘畔。烟水秋平岸。绿荷多少夕阳中。

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红妆艇子来何处。

荡桨偷相顾。鸳鸯惊起不无愁。

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