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次见梅花不果折

武昌江口见江梅,紫萼瑶芳取次开。

穷腊雪寒新霁后,满枝春色为谁来。

坐嗟陇首无人寄,莫使城楼有角哀。

犹喜东风慰岑寂,暗香时许度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宋朝刘摰所作的《岸次见梅花不果折》描绘了诗人于武昌江口偶遇江边梅花盛开的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末春初时节,雪后初晴的江边,梅花在寒冷中绽放的美丽与孤傲。

首句“武昌江口见江梅”,点明地点与物象,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接着,“紫萼瑶芳取次开”一句,运用比喻和色彩对比,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形态与色泽,紫萼(花托)与瑶芳(白花)相互映衬,展现出梅花的高洁与雅致。

“穷腊雪寒新霁后,满枝春色为谁来”两句,通过时间的转换和环境的变化,营造出一种从冬至春的过渡感。在雪后的清新空气中,满枝的春色似乎在等待着某个人的到来,这种期待与寻找的情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坐嗟陇首无人寄,莫使城楼有角哀”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孤独处境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陇首,这里可能是指高山之巅,象征着高远而孤独的位置;城楼有角哀,则可能借用了古代战争中的号角声,象征着外界的喧嚣与冲突,与梅花的静谧形成对比。

最后,“犹喜东风慰岑寂,暗香时许度蒿莱”两句,诗人转而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尽管环境寂静,但春风的到来为这片岑寂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暗香(梅花的香气)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穿越荒野,传递出生命的气息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情感体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体现了宋朝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249)

刘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衡岳至福严寺二首(其一)

晓指禅关入翠屏,烟岚金碧旋疏明。

旁看阴壑溟濛失,斗上云梯伛偻行。

漫兴独于元子惬,诗怀容与谢公评。

区区出处劳分别,朝市山林各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自衡岳至福严寺二首(其二)

俯仰岩溪万仞临,恨输飞鸟极高深。

青云平地人难到,流水残花路可寻。

稍觉衣裾侵小雨,渐闻钟磬下遥岑。

丈人不厌频来往,欲作香山得二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福严寺呈贯之少卿并诸禅老

眼熟林峦认旧缘,耆关峰北入霏烟。

云房直上三千尺,蜡屐重来十五年。

山奥坐能朝万象,地灵深自接诸天。

暂游久住均如梦,社客何须约白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至福严寺得邹耒阳书因寄

尽室攀萝入五峰,峰前金碧寺飞空。

山当星鸟离方镇,地辟天龙海上宫。

喜我徜徉泉石外,忆君辛苦簿书中。

登临樽酒无因共,半夜题诗寄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