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人学道总劳劳,个个心高志不高。
烟火靡除生怨恶,尘情不断起贪饕。
欲搜玄妙消三业,猛向根芽下一刀。
常净常清常忍辱,无为无作列仙曹。
这首诗是元代马钰的《万年春》,它以道教修炼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修行的理解和态度。首句“人人学道总劳劳”揭示了追求道义的艰辛与持久,每个人都渴望提升自我,但过程往往充满劳累。接下来的“个个心高志不高”则指出人们虽然心怀高远的理想,但实际行为上却常常难以坚持。
诗中“烟火靡除生怨恶,尘情不断起贪饕”描绘了世俗欲望的困扰,烟火气和尘世纷扰容易滋生怨恨和贪婪。诗人倡导通过深入探寻内在的“玄妙”,即精神层面的净化,来消除这些不良习性,这体现在“欲搜玄妙消三业”的决心。
“猛向根芽下一刀”运用比喻,表示要直击问题的根本,果断地进行自我修正。最后两句“常净常清常忍辱,无为无作列仙曹”强调的是内心的清净、忍耐和无为而治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超脱尘俗,位列仙班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诗,体现了作者对道家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指导。
不详
堪叹人人,波波劫劫贪名利。何时已。眼光落地。
到此才方悔。虽有儿孙,要替应难替。辞生泪。
甚家滋味。想着心先碎。
自己园亭。无分昼夜宜重构。黄芽秀。欲携云母。
那里须垂手。无相人人,蓦地开金口。明先后。
须当遗旧。拿出元初走。
昔年常被利名枷,苦海波中喜戴枷。
常下儿孙如玉杻,眼前妻妾似金枷。
至迷马钰因何悟,得遇风仙便脱枷。
闲里寻闲得闲趣,如今宁肯复投枷。
道人财色酒虽无。一点无明著甚除。
恶念不生归莹素,触来勿竞证元初。
我人起处愁无极,烟火消时乐有馀。
欲学神仙须忍辱,莫交烧了那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