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胡星卿(其一)

城南有高士,种竹万馀竿。

中有小茅屋,才能一丈宽。

竹叶荫阶绿,竹声当夏寒。

白发被两鬓,童颜良可观。

出入万竹间,敏捷如转丸。

斲竹换新谷,卖竹去输官。

了无衣食苦,谁云心不安。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城南的高士胡星卿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

首先,诗人以“城南有高士,种竹万馀竿”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一位在城南隐居的高士,周围环绕着成千上万竿翠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

接着,“中有小茅屋,才能一丈宽”描绘了这位高士的住所,虽简陋却充满诗意,仅有一丈见方的小茅屋,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高士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竹叶荫阶绿,竹声当夏寒”进一步渲染了竹林中的静谧与凉爽,竹叶遮蔽着台阶,一片葱郁,竹林中传来的声音在夏日里带来一丝清凉,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白发被两鬓,童颜良可观”刻画了高士的外貌特征,白发两鬓,童颜可人,形象地表现了他超脱世俗、内心年轻的状态,与他的精神世界相呼应。

“出入万竹间,敏捷如转丸”描述了高士在竹林中自由自在、行动迅速的生活状态,如同竹林间的精灵,展现出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默契与自在。

“斲竹换新谷,卖竹去输官”揭示了高士的生活方式,通过砍伐竹子换取粮食,再将多余的竹子出售给官府,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物质需求的简单与节制。

最后,“了无衣食苦,谁云心不安”表达了高士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内心的平静,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没有感到任何困扰或不安,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胡星卿隐居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物质需求的淡泊,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美好意境。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胡星卿(其二)

茅屋虽不广,乃有琴与书。

相别十馀载,今来正夏初。

令言畅我怀,竹风吹我裾。

酌我以旨酒,荐以盘中鱼。

君歌我载和,我歌愧不如。

但求声相应,岂必锱与铢。

形式: 古风

作客惠阳寄居穷巷中有小室方不盈丈仅足读书临帖无隙地可以栽花种竹独辟西牖稍能坐观西湖之胜旅中少暇赋诗自娱二日以来遂成四章(其一)

席门挂深巷,草屋亦参差。

虽非菀葭墙,风雨仅蔽之。

酬世本无具,岂容妄自欺。

寄食量非美,庶可免寒饥。

寸心苟不安,富贵亦胡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作客惠阳寄居穷巷中有小室方不盈丈仅足读书临帖无隙地可以栽花种竹独辟西牖稍能坐观西湖之胜旅中少暇赋诗自娱二日以来遂成四章(其二)

敝庐既非广,隙地不盈寻。

四时乏花果,閒日来一禽。

虽无灌木荫,密云有时阴。

俯仰茅茨下,随事称予心。

岂无桐与丝,此曲贵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作客惠阳寄居穷巷中有小室方不盈丈仅足读书临帖无隙地可以栽花种竹独辟西牖稍能坐观西湖之胜旅中少暇赋诗自娱二日以来遂成四章(其三)

渊明生大晋,鸿冥鼎革间。

弃官归栗里,漉酒开襟颜。

悠然赋新诗,无伪真自还。

饥来常乞食,怀抱何幽閒。

虽自甘愚贱,此士难追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